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蓄势待发,展现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气势。
全方位普及智驾功能,平价的入门车都具备
比亚迪宣布不分车型,全部标配至少高速NOA起步的高阶智驾。上到百万级仰望,下到入门A0级小车海鸥,智驾入门即高阶,没有任何额外选配、订阅费用。这就意味着,海鸥智驾版作为业界首款提供高阶智驾的A0级车型,将高阶智驾首次带入7万级市场。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提供高阶智驾功能(不包括仅有L2功能的车辆)不超过10%,而这10%几乎全部集中在20万以上价位。所以比亚迪这一举动,就是冲着改变格局而来。
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该系列下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天神之眼 A –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 B –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天神之眼 A主要应用在仰望系列上,天神之眼 B主要应用在腾势品牌和部分比亚迪车型上,天神之眼 C则用在比亚迪品牌,包括王朝和海洋网车型。有三种颜色的尾标可以区分,金标、红标、篮标,分别对应天神之眼A、B、C三种方案。天神之眼 C首批上市21款车型,首次将高阶智驾系统普及至7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
其高快领航HNOA系统,专为高速与城市快速道路设计,可精准执行导航路径,包括上下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自主换道及智能避障等任务。记忆领航MNOA,则专为高频通勤路线打造,精准应对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通行、智能超车、全场景绕行及博弈变道等挑战。
在智驾领域进行硬件软件人才的全投入
长期以来,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因研发投入巨大、技术复杂度高,往往只配备于豪华车型。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可谓是与日俱增。比亚迪坚持以”科技普惠”为核心理念,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化。依托海量数据积累、雄厚的研发实力以及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公司成功突破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瓶颈,大幅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得更多普通消费者能够以更亲民的价格享受到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安全,真正实现了高端智能科技的平民化应用。
“天神之眼”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比亚迪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实现架构、传感器、算法、数据的四大维度的运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宣布“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
在感知系统领域,比亚迪开创性地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前视三目5R12V12U传感器组合,该方案包含3组前视三目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具备厘米级测距精度(可达1cm),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高度、宽度和深度的全方位感知覆盖。为满足多样化场景下的探测需求,比亚迪建立了完善的”传感链评估系统”。其创新的”二郎神”三目摄像头方案不仅实现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还通过毫米波雷达有效弥补了视觉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光线条件下的不足,性能显著优于单一视觉方案。该系统通过不同焦距和感知范围的视场重叠,构建了横向与纵向双重冗余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前视三目系统在高度测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前识别减速带、路面起伏等路况,确保车辆平稳安全通过。
在算法架构方面,比亚迪自主研发的BAS 3.0系统采用行业领先的”二段式”端到端网络设计,包含独立的感知主干网络和规控主干网络。得益于超过440万台L2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车辆的运行数据,比亚迪建立了包含50多万个场景的庞大数据库,支持系统每日进行7200万公里的虚拟训练,实现算法模型每周一次的快速迭代升级。
2024年,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进行了多次OTA升级,在仰望和腾势车型上分别完成了8次和10次版本更新,持续优化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组建了约5000人的研发团队,涵盖算法、传感器、系统集成等多个专业方向,并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通过全栈自研的整车智能技术体系和垂直整合能力,比亚迪在感知系统、决策算法、控制执行等核心环节实现了自主可控,在智能驾驶领域保持了一定的技术优势。这种技术积累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上,也为后续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驾免选配订阅费把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智能驾驶系统的定价策略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当前市场上,部分车企对智驾系统采取额外收费或订阅制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在行业发展初期尚有一定生存空间。然而,比亚迪的入局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其”智驾标配、免费开放”的策略不仅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更重新定义了行业竞争规则。随着技术发展,智能驾驶系统将如同ABS、ESP等安全配置一样,成为车辆的标准配备,届时车企间的竞争将完全转向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比拼。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所有搭载天神之眼C系统的车型均未因智驾系统的加入而提高售价,保持了原有的价格体系。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前沿阵地。得益于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的技术迭代,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超全球其他地区。王传福预测,在未来2-3年内,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将如同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
比亚迪凭借其全系车型的广泛覆盖和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在智驾系统普及后将获得海量的实际道路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其系统优化和迭代提供强大支撑,使其在技术演进中占据有利地位。
总结:
比亚迪这种”技术普惠”的策略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将加速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推动智能驾驶硬件成本的下降;其次,通过实现智驾技术的平价化,比亚迪将在市场内形成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当然,这种策略有望带来显著的市场回报,预计将推动比亚迪销量实现新的突破。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消费者,也将促进整个智能驾驶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智能化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当然,如果智驾系统能够成熟,以后车型出海还可以继续发力。剩下的压力给到了市场内的其它竞争者,如果不跟上节奏的话,将面临极大的压力。比亚迪的”技术普惠”策略正在拉高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期望值,迫使其他车企不得不加快技术研发和智驾提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