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海车展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外资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加速。这对行业来讲,是好事,消费者将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对于新能源车的国内厂商来说,接下去的时间,将进入到一个竞争更加多元和激烈的战国新时代,要做好迎接外资合资品牌新车的全线反攻。
先来看下大众品牌的动作。大众在中国市场已经耕耘很久,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参与力量。在新能源车发展的过程中,大众也一直注重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但是表现的不愠不火,产品线并不是很丰满。这次的上海车展,大众展示了拓展产品线的决心。大众旗下的奥迪品牌,在以往的中国市场有着沉稳的表现,外观也比较商务。这次发布了基于 PPE 平台的全新纯电动车型 A6L e-tron,以及全新 AUDI 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这两款车的外观和内饰都非常年轻态,你甚至可以说较为时尚,脱去了人们对奥迪以往的固有形象;内饰更是向新势力学习,加入了很多的科技和屏幕。
为了拓展产品线,就要向市场和用户预览即将到来的新车型:大众带来了中国本土三个合资厂的概念车:由上汽大众研发的 ID. ERA 概念车,这是一款全尺寸增程 SUV,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大众安徽的 ID. EVO 概念车,展现了 ID. 家族未来新车的全新样貌;以及一汽 – 大众的 ID. AURA 概念车,这是一款专为中国打造的紧凑型轿车。这三款车型的量产版本将分别面对三个细分市场,都是可以走量的车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感受到了大众在中国的基础产能和体量不小,如果新能源车产品线发力,对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
此外,大众也喊出了其 ” 在中国,为中国 ” 战略。大众汽车集团专为中国复杂多样的路况量身打造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正式发布,融入了AI 学习能力,这个算是对本土竞品的一个回应。很多中国厂商已经在辅助驾驶功能上做了很多工作,大众必须在这个能力上进行布局和加强。
别克品牌正式发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带来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造的首款旗舰车型,新能源MPV“别克世家”。另外还官宣未来一年内别克将在市场推出6款智/电车型。具体来说,包含MPV、轿车、SUV,动力总成包含插电、纯电、增程,驱动形式包含前、后、四驱,搭配8775芯片、Momenta城区辅助驾驶能力,以及宁德时代全新电池。看过去就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一下子给人一种大军压境的感觉。
奔驰不甘示弱,也全力提升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带来了MMA平台的首款国产车型——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作为该品牌旗下最智能的一款车型,新车搭载MB.OS全新架构,为了提升本土体验,还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智能科技。如果看到内饰,就会发现一股浓郁的智能屏风格,车型搭载全新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通过接入豆包大模型,车机能够将常用功能以卡片形式推送至用户界面首页。从这款车的变化来看,奔驰也是铁了心要争取轿车市场的纯电份额。而另一款Vision V是基于全新VAN.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首款概念车。基于全新平台,未来的梅赛德斯-奔驰MPV产品序列将启用全新命名,包含梅赛德斯-奔驰VLS和梅赛德斯-奔驰VLE。基于VAN.EA平台开发的全新纯电MPV2026年起亮相,显然在商务车领域奔驰也想反击。
宝马也表现出了诚意和决心,官方表示今年内宝马将为多款中国在售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通过深度思考能力赋能以BMW智能个人助理为中心的人机交互体验,未来DeepSeek功能也将应用到国产BMW新世代车型上。
再来看下日产的动作。这里不得不提到日产的一款燃油神车-轩逸,一直占据着中国市场家轿车领域的头部位置,那如何将这种产品力转化成新能源车市场的战斗力,日产新的 N7 就是个答案,看过去就不像是以前日产的风格,完全和中国市场的竞品车差不多。这款车从北京车展概念车到量产预订仅用一年,创下了合资品牌本土化研发的新速度,此外N7的5000台盲订成绩,也意味着其在电动车上产品布局是能够吸引中国用户的。另外,日产也用“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叙事想重新找回市场份额,依托于郑州日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 配合本土供应链向全球发售,这是日产汽车首款在中国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全球皮卡车型,也是这个战略的一个体现。
本田丰田也是带来了新能源车新品,试图告诉人们,其电动车领域新车不足的情况发生了改变,并且未来会继续加码投注。本田在武汉和广州重新布局建设电动车生产基地。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推出了“烨”系列新车型“GT”。为了增加吸引力,还与中国企业联合开发智能驾驶系统,也引入了“DeepSeek”。
丰田提出了“中国车,中国研发中国造”的新战略,相比以往有了极大的转变。此次在上海车展上推出的丰田新版高级电动车“bZ7”,就是这个战略的体现。做为中国自研体制下的全新力作铂智7,也是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算是呼应了本土用户的需求。另外还选择在上海市金山区建厂,总投资146亿元,规划年产能10万辆,预计2027年投产。这是继特斯拉后,上海引入的第二家外资独资新能源车企。这个工厂负责打造高端电动车品牌雷克萨斯,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以“东方雅韵”为核心设计语言,本次车展也做了发布,和以往的车型有了极大的区别,老车主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但是新能源车用户会觉得新鲜。
马自达似乎也被人遗忘许久,长安马自达EZ-60 的到来,改变了这个局面,也标志着长安马自达品牌全面进军新能源时代。这款车电池方面,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合作。内饰上也已经去掉了马自达传统油车的影子,用了4nm座舱芯片与裸眼3D HUD,中控配备26.45英寸5K视网膜超宽显示屏。全系标配L2级驾驶辅助系统,配备5个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与12个超声波雷达,一刹那,还会以为是新势力的车型。官方还罕见发了盲订数据,声称MAZDA EZ-60亮相8小时盲订破万,有股新势力晒销量海报的味道,咄咄逼人。
我们还看到,这次的外资合资的车企,在智能驾驶辅助上,也大胆和华为、Momenta、地平线等方案提供商合作,推出相应车型。在以前,这都是国产车和新势力卷的领域,现在他们也开始跟进,以适配中国复杂路况。
中国汽车市场是块巨大的蛋糕,每家车企都不敢懈怠。外资合资品牌现在正处在急转身阶段,他们已经迅速调整了产品的配置和规格,基本上拉平了和国产及新势力的配置差异。这就提醒市场的各个参与者,除了专注于自己的产品打磨之外,还要观察对手的布局,随时都有新车型出来争夺用户。
汽车竞争进入到新时代,市场和产品的变化更加快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消费者忽略或者遗忘。满负荷的压力向国产和新势力冲去,接下去就看场内的既有车企们如何回应了。对于产品的打磨,售后的品质,品牌的升级,口碑的维系都不能放松,一场立体维度的战役已经悄然拉开序幕。外资合资车企的反攻号角已经吹响,短兵相接勇者胜,接下去的战斗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