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Workday近期发布的研究显示,AI智能体在马来西亚组织中的应用正快速升温,但员工普遍强调希望与AI保持清晰的边界。
调查发现,74%的马来西亚员工对与AI智能体的协作感到满意,但仅有23%的人表示能够接受由AI来管理工作。这意味着,企业在引入AI的过程中,必须在效率提升与人性化管理之间找到平衡。
研究指出,乐观态度正在推动AI智能体被加速引入财务与人力资源等核心业务场景。马来西亚的管理层和员工普遍相信,AI智能体能够提升生产力、改善运营效率并优化员工体验,并且带来快速的投资回报。然而,伦理、安全与治理问题仍是推广的主要障碍,远超过技术或资金层面的挑战。
尽管83%的组织已在扩大AI智能体的应用,但员工对于如何使用AI有明确界限。三分之二的员工欢迎AI智能体在协作和技能推荐中发挥作用,但对其在决策和管理方面持谨慎态度。仅9%的员工接受AI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在后台运作。换言之,透明度和明确的使用边界,是企业建立信任的关键。
调查同时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涉及自主AI智能体的监管时需要严格的人类监督,97%的人认为AI智能体的管理职责应由IT或技术部门承担。53%的员工将伦理风险视为最大隐忧,远超技术差距(12%)、情感因素(12%)和融资问题(10%)。这凸显了企业在引入AI时,必须通过治理框架和清晰沟通来建立信任。
在具体应用方面,马来西亚员工普遍将AI智能体视为“队友”而非替代者,信任度取决于任务类型:在IT支持、技能培训等辅助性角色中接受度最高,但在招聘、财务与法律等敏感决策领域则强调必须保留人工把控。尤其是在会计与财务人才短缺的背景下,52%的财务从业者认为AI智能体能够帮助填补缺口,只有12%担心职位流失。财务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欺诈检测(38%)、预测与预算(29%)以及审计支持(24%)。
同时,94%的受访者认为AI智能体将提高他们的生产力,86%相信有助于企业加快创新。但部分员工也担心,这些效率提升可能导致批判性思维下降(51%)、人际互动减少(47%),以及工作节奏加快的压力上升(37%)。
研究最后指出,要真正释放AI的潜力,企业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确保AI智能体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能够增强而不是削弱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