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无界,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进程。这里,动点出海将和大家一起回顾上周(2025.09.22-2025.09.28)东南亚地区的科技互联网领域都有哪些事件发生。

在新加坡,是否懂AI(包括运用AI工具),可能正在成为招聘市场中的另一个隐形门槛。

正如本周的文章里提到的那样,在当地的招聘市场,每六个招聘岗位中,就有一个会提到AI。于此,无论是机器学习还是生成式AI以及所谓的Agentic AI,不难发现,是否懂得使用这些工具正在从一项加分技能,逐渐变成求职者面前的必要能力。

这样的变化,也并不只是为新加坡所独有。世界经济论坛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现阶段,有近一半的企业计划围绕AI调整业务方向,三分之二的企业会在未来几年直接招聘具备AI技能的人才。同时,还有四成企业预计会因为员工技能不再适配AI时代的需求而缩减岗位。

这背后是技能结构的深度重塑。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大约39%的现有技能将被替代或变得不再重要。AI与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素养等能力被列为增长最快的方向。随之而来的,是岗位结构的分化:数据分析师、AI和机器学习专家、软件开发者等职位需求在快速上升,而数据录入员、出纳员、行政秘书等传统岗位则在加速萎缩。

同时,伴随着这种趋势,报告认为,AI也将重塑人和机器的分工。根据预测,到2030年,人类独立完成的任务占比会从现在的47%下降到33%,机器的占比会从22%上升到33%,而人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会提升到34%。

展望未来,并不难发现,接下来的竞争远不只是人与机器之间的较量,而是那些会用机器的人,取代不会用机器的人。相应的,AI也将不只是职场上的一道新需求,并且正在成为加速职业成长的另一个推力。而在这场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谁能先学会驾驭它,谁就更有可能跑得更快,也走得更远。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本期正题。

10.4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行业吸引了近10.4亿美元投资,涉及90起交易,是自2023年上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动向

菲律宾央行将于12月起暂停受理数字银行牌照新申请:菲律宾央行(BSP)宣布,将自2025年12月1日起停止受理新的数字银行牌照申请。申请人需在11月30日前提交完整材料,所有文件将按先到先审的原则进行评估,不符合要求或材料不齐全的申请将不被受理。央行表示,此举是为在推动数字化创新的同时维护金融稳定,确保只有具备完善治理、健全风控体系和明确市场价值的机构才能获批。目前,菲律宾已有6家持牌数字银行运营。今年1月,BSP曾解除早前的牌照发放冻结,并将上限提高至10家。

Grab与文远知行将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Grab宣布将在新加坡榜鹅(Punggol)推出首个面向消费者的自动驾驶服务Ai.R,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WeRide)合作运营。该项目由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指定,为当地居民提供两条路线的接驳服务,初期将投入11辆已通过新加坡道路安全评估(M1)的自动驾驶车型,包括五座GXR和八座Robobus。每辆车在初期都会配备经过培训的Grab安全员,预计2026年初正式载客,提升居民往返超市、学校、诊所和交通枢纽的便利性。

IMDA将支持2000家新加坡企业加速引入人工智能: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宣布,将在未来三年通过 “数字领军企业计划”(DLP) 加强支持,帮助2000家本地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该计划自2021年推出,现将通过三方面升级:一是提升企业领导层对AI的认知与战略应用能力;二是借助产业伙伴支持企业设计并落地AI项目;三是提供资金以建设内部数字团队,推动AI项目规模化。迄今已有600多家企业受益,近50家在IMDA支持下组建了数字团队并实施AI项目。

趋势

今年上半年,东南亚私募资本已降至63亿美元:上半年期间,东南亚私募资本投资明显降温,规模仅余去年的四分之一。过去由收购和基础设施驱动的热潮迅速冷却,地缘和宏观因素的叠加让市场整体承压。即便如此,像马来西亚的数据中心交易仍显眼突出,显示资金并未撤离,而是更谨慎地投向具备战略价值和稳定性的资产。

招聘市场中,新加坡对AI能力的需求占比全球第一:今年8月,新加坡在全球范围内AI相关招聘广告占比最高,每六个职位中就有一个提及AI,尤以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岗位最为突出。不过,整体招聘市场仍在收缩,同比下降16.2%,只是环比跌幅已明显放缓。与技术岗位的热度并行,餐饮、护理和法律等生活服务类岗位需求逆势增长,而幼儿照护、金融和娱乐等领域则大幅下滑,凸显出市场在AI驱动的数字化与现实服务需求之间的分化格局。

柔佛成亚太数据中心增长核心,区域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莱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当地总供应量一年内几乎翻倍至5.8吉瓦,上半年录得260兆瓦租赁需求,空置率仅1.1%,主要由社交媒体与AI工作负载驱动。政策规划与投资热潮叠加,使柔佛成为东南亚增长最快的市场,也被超大规模算力企业视为战略基地。随着亚太地区新建项目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柔佛的挑战在于如何协调电力供给与扩张节奏,以支撑AI和云计算带来的长期需求。

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放缓之际,新加坡重回增长轨道:根据毕马威(KPMG)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今年上半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行业吸引了约10.4亿美元投资,涉及90起交易,是自2023年上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报告称,与2024年同期相比,投资总额增长约87%,较去年下半年也增长了28%,显示资金正在重新流入这一市场。

GSMA报告:东盟GDP已增长五倍,数字化成未来关键驱动力:GSMA最新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东盟经济总量已从7370亿美元增长至逾4万亿美元,数字化将成为下一轮增长关键。报告指出,新加坡在2025年“数字国家指数”中以88分居首,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均在60分以上,但区域在基础设施、创新和技能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约有2.85亿人未能使用移动互联网。GSMA呼吁各国加大对5G、光纤和云基础设施的投资,统一数据、贸易和网络安全规则,并加强区域与国际合作,以在即将出台的《东盟互联互通战略规划(2026–2035)》和《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框架下实现数字经济潜力。

初创公司

聚焦自动化水下巡检场景,新加坡BeeX启动千万规模融资:BeeX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创立,专注于悬停式水下载具在海上风电、油气和国防等领域的巡检应用。相比依赖潜水员或ROV的传统方式,BeeX设备能自主运行,降低成本与风险。其新一代产品“BETTA性能大幅提升,订单已排至2025年底,显示市场需求旺盛。本轮融资之前,BeeX已在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展开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