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在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AI)在马来西亚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报告称,目前已有约240万家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7%)采用AI,同比增长35%,较2024年的20%显著提升。

不过,报告也指出,尽管AI应用愈发普遍,但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较初级的使用阶段,尚未将AI深入融入产品创新和商业决策中。数据显示,约73%的企业主要通过AI提升效率、简化流程,而仅有10%的企业实现了“深度整合”,让AI成为业务核心的一部分。

从行业分布看,技术与专业服务行业的AI采用率最高(49%),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分别为42%和39%。在已采用AI的企业中,65%表示收入平均增长19%,72%报告了显著的生产力提升,67%预计可实现15%的成本节省。

报告还揭示出企业规模之间的显著差距。48%的初创企业已采用AI,其中31%正在开发全新的AI驱动产品;相比之下,大型企业的AI使用比例为44%,但只有15%推出新产品,且仅12%制定了全面的AI战略。这种差异形成了AWS所称的“AI双层经济”现象——创新活跃的初创企业与推进缓慢的大型机构间的分化,或将对国家长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于此,报告认为,马来西亚的AI生态正在形成一个“创新循环”:初创企业推动新技术落地,大型企业验证可扩展性,公共部门通过信任机制扩大应用,从而形成正向反馈。但该机构同时也表示,要让这一循环持续,需要补齐最关键的环节——人才。

目前,52%的企业将“缺乏具备AI技能的人才”列为主要障碍。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内,约54%的岗位将需要AI相关技能,但仅有29%的企业认为现有人才储备足以应对。

AWS与研究机构Strand Partners在报告中提出三项优先行动建议:一是推动行业化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AI应用能力;其次,建立更明确、可预测的创新友好型监管环境;第三,由政府率先在公共部门(尤其是医疗与教育领域)加速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公共采购带动AI创新扩散。

最后,AWS也强调,若能同时强化技能建设与制度环境,马来西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突破“基础应用阶段”,实现AI驱动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