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2的老用户(钉子)们,暂时先缓一缓苹果发布会,准备一下即将到来的(欧版)系统更新吧。

据外媒报道,苹果已于近期宣布,将在未来几周为欧盟地区(覆盖27个成员国)的iPhone 12用户推送更新补丁,以降低设备的电磁波辐射水平,使其符合欧盟健康标准。相应的,这一举措源于欧盟委员会近日对法国监管机构检测结果的再次肯定。不过,这个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23年。

当时,法国国家频率管理局(ANFR)在检测中发现,iPhone 12在手持或放入口袋时,其电磁波辐射值超出了欧盟标准。ANFR随即要求苹果暂停在法国销售这一机型。但苹果随后很快在当地推送了一个软件补丁,修正了问题,但更新仅限于本地。

两年后,这场争议再度发酵。今年8月,欧盟委员会确认了ANFR的测试结论,并称相关措施“合理”。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不得不将补丁范围扩大,覆盖整个欧盟市场。虽然苹果依旧表示不认同法国的测试方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配合——“我们依旧不认同ANFR的测试方式,但会尊重欧盟委员会的决定。”

作为背景,如我们一再所见(以及所经历),这并不是苹果的第一次“自适应”。无论是日本市场的拍照强制快门声,还是云上贵州,抑或是在欧盟地区开放的可以绕过App Store的应用侧载,苹果在不同地区都不得不根据当地的市场规则进行修改。而在接口演进上,这种关于“不得不”的自适应可能更为直观。

早在2015年,苹果就已在MacBook上试水USB-C接口,随后扩展到iPad Pro和iPad Air,但iPhone却始终坚持Lightning方案。直到2022年,欧盟通过“通用充电器”法规,要求到2024年底手机必须统一使用USB-C,这才真正改变了苹果的节奏。苹果当时虽然抱怨立法会扼杀创新、增加电子垃圾,但也承认“我们别无选择”。一年后,iPhone 15系列首次采用USB-C接口。随后,自这一代起,所有新发布的iPhone机型都转向USB-C,祖传的Lightning接口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和前提下)维持产品的统一体验,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放在当下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或者换句话说,随着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以及市场差异化的情况变得更加普遍,即便这让同一款设备在不同市场呈现出割裂感体验,企业也不可能因为额外成本而选择一刀切的全球模式。当然,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享受全球市场红利的同时,面对各地监管与文化差异做出调整,本就是跨国公司必须承担的一部分。

至于这次的“辐射水平本地化”,在用户层面,也许只是一个几乎察觉不到的补丁,但在这之后,不仅仅是对苹果而言,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寻找平衡的探索,将不再是偶尔的例外,而会成为常态。

封面来源:Onur Binay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