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从2008年做开放平台,到2011年,一直是把精力放在卖家开放平台方面。在动点科技互联网主题日杭州站的活动中,淘宝商家事业部社会化电商负责人李杰透露说,为了解决用户在淘宝中购物所面临越来越高的挑选成本,淘宝希望通过开放的方式,去做买家开放平台,扶持导购类网站发展。
目前淘宝已经开放了用户ID、商品库,以及一些匹配关系。目前通过导购网站导入的交易额,已经达到4000万/天,预计年底会到1亿。每天收入超过2万的导购类网站,也超过了10家。
对于社会化电商,李杰认为,目前在女装上的竞争十分激烈,但其他非标类产品、同时强调体验的垂直领域,比如旅行、母婴、家居等,也都很有机会。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是淘宝商家事业部社会化电商的李杰,花名太白。今天来主要是大家交流社会化与电子商务结合的一些看法,思考电商的推广该往哪个方向去走。
从卖家开放平台到买家开放平台
举个例子,比如大家在淘宝上搜“奶豆腐”,会有接近1000个搜索结果,该怎么挑?我们有“舌尖上的淘宝”专题,经过编辑过滤了一道,可能还剩500件,还是不知道怎么挑。除此之外,还有衣服、相机等等各个品类,都有这个问题。这背后是个选择的问题。
这块我们一直没有很好的解法,在淘宝上买东西,挑选的成本越来越高。那有没有可能,通过开放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淘宝2008年推出开放平台,到2011年,主要是在卖家端开放,帮助卖家解决问题,比如订单很多,怎么处理,货不发出,怎么办。通过引进一些系统软件,帮助卖家提升了后端的经营效率。经过三年的时间,卖家端开放平台基本成型。在双11、双12促销,大部分卖家在两三天内,都能把货发出去,没有死掉。
卖家的问题解决之后,他们会需要更多的买家,需要更多的流量。那么,现在希望推动买家端的开放。比如通过社会化导购的力量,发现你喜欢的东西,让选择不要那么烦恼。
这样一来,对于卖家,他可以借助社会化导购网站进行社会会营销,而更专注把后端的服务做好;对合作伙伴而言,可以通过简单、轻便、低成本的电商化的方式,去实现流量变现获益;对淘宝,最终成交都在淘宝上,从而在规模上、收益上,都有更大的扩张。
导购平台目前每天带来4000万成交额
在买家开放平台上,我们首先开放了用户账号,OpenID;第二是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基本信息(标题、图片、价格、优惠,销量、品质等);第三则是商品和用户的匹配关系,比如把某商品收藏、放入购物车,方便大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挖掘,站在淘宝的肩膀上再去做匹配。
另外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赚钱的问题。我们有淘宝客,根据成交额有一定的佣金,另外天猫商城额外有1.5%的补贴,保障给大家的收益。
大家能做什么?大概有四类:
一是像蘑菇街这样社区类的导购,由用户来分享、推荐,去组织社区的互动,这里会有很多的玩法;
二是编辑导购,大都是媒体出身,比如周末画报、时尚杂志等,对时尚有一定的把握,但不擅长技术或社区运营,比如果库就是这类;
三是资讯导购,比如汽车网站,数码网站类,本身有评测内容,可以直接添加上购买链接,目前我们IT168、泡泡网等有合作;
四是算法类的导购,这类多是技术男,在数据挖掘、关联推荐方面有积累,比如逛淘宝,现在改名叫口袋购物。
当然,以后可能会有更多好的东西出来。淘宝也希望能够扶持一些社会化导购的发展,如果你有好的创意/内容,但是缺流量,可以把业务直接接进淘宝来,给你导入点用户。在无线段,我们也有无线开放平台的合作。
从2011年开始买家端开放平台以来,目前也有一些数据。导购平台接进来的成交,4000万/天成交额,这个数字在年初大概是1000万,估计到年底达到1亿没问题,增长非常快的。一天收入在2万以上,有十几家,希望到年底的时候能有100家,年收入在100万以上的。
看好垂直领域的社会化电商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导购模式出来,尤其是在垂直化领域。我们接下来会去做下面几件事情:
一是适用于多种产品的精品库,现在的10亿商品出来去选,成本高,我们想从淘宝或天猫切一刀,做某个类别的商品库,将产品降低到1万件或几千件;
二是做流量闭环,现在用户流量导入到淘宝之后就结束了,希望从淘宝再分享到各个社区,做购物分享的闭环。
三是在服饰女装之外,扶持更多垂直行业的导购,比如旅行、母婴、家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