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数据,首先需要有基础数据,这就需要各个数据平台的开放,甚至跨界数据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移动端的数据相比PC端更有价值,但移动端的数据目前在开放性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并且短期内难以解决。

 

以下是胡延平分享的部分内容摘录:

 

PC端大数据 VS 移动端大数据

 

毫无疑问移动端的数据价值更大,我们也在做,这个领域还是在早期,大家主要还是处于一个数据沉淀,基础数据监测阶段,距离真正的挖掘还比较远。

 

PC端和移动端的数据,从数据的质量,数据的结构,数据获取方式,数据的量级等,都有不少差异。

 

PC端是两类数据,一个是用户本身的注册信息,另外一个是访问行为和浏览行为。

 

移动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来源于我们自己所讲的交感网络和传感网络这个阶段。在移动端,透过传感,人接触网络,透过传感,网络感知人,这样的数据更加实时,交互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还包括数据的量级,和PC端也是完全不同的。

 

开放性问题

 

在移动端,大数据甚至在早期的早期,尽管是开放平台也好,包括一些移动端基于数据的打通也好,现在还非常有问题。

 

在PC端本身国内互联网的开放,也就是近两三年的时间,而且开放很不充分。在移动端本身应用和应用之间相对来讲有一个封闭性,浏览器这个层面还好一些,但是浏览器和应用层面的数据打通,都是比较大的问题,所以移动端数据本身在开放性上有问题。

 

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这个时间并不一定很乐观,我们认为这个方面还需要再观察。

   

其实现在这些大的企业在做的事情,就是形成一个封闭的开放平台,在移动端尤其如此,所有这些很美好开放平台的合作,其实都是为了去画一个更大的圈,把大家圈进来,圈进来之后发现数据体系,规模决定效率。

 

另外,要尊重用户,不尊重用户数据很难做得很远,我们评测是65%以上移动应用,会从事跟自己功能无关的用户数据的一个抓取,而且涉及到隐私的数据。这个行业很难走得很远,所以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数据是发展的,这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