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19 01-40-46

跨越台湾屏障

当然,英语语言的出版商当中,更加类似关键评论网形式的网站就是赫芬顿邮报。这个颇具争议的新闻平台使用它大量而且范围广泛的,视角鲜明的社论来吸引读者。但是关键评论网的两位创始人希望能够多走一步。

此时此刻,这个平台是一个单独的网站,但是团队早就和谷歌,facebook,flipboard,htc和亚洲音乐流行网站kkbox合作,提供更深度的社交网络集成和更个性化的内容。

而且这仅仅是开始。他们希望有一天,台湾人可以从台北地铁站的地铁电视当中,或者城市出租车的后座显示器上,或者在电影院的屏幕上,收看到来自关键评论网的新闻。“我们的读者到哪里,我们就想去哪里。”

另外,关键评论网紧密地根植于台湾本地经验。创始人表示,团队希望在下一步扩张到其他地区。

“我们希望自己能首先在台湾站住脚,然后向香港和新加坡扩散。可能下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是新加坡,因为不像中国那么危险,而且在新加坡和台湾之间有很多的信息可以共享。”

关键评论网在商业模式上像赫芬顿邮报,而且内容驱动展现其热情也更像赫芬顿。因为台湾的前途现在可能会永久的保持未确定状态,对于有一些专职作者会兜售一些关于岛内政治经济前途的负面评论是可以预知的。很自然的,这些比较极端的文章论点,可能会比其他文章更加具有传播性。其中一篇有争议的报道这样标题:“为什么我们说自己喜欢台湾,但是从来不呆在台湾?”但是创始人表示,所有的内容都会符合他们严格的审稿标准。

“当第一篇文章出现的时候,我们收到很多愤怒的邮件,但是所有的作者都坚持他们原来的观点,这是一个原创的观点吗?是的。这是特别不合理的观点嘛?不是。作者是否希望支持一个疯狂的举动?不是。尽管这个视角可能会挑战台湾读者,来扩大他们的眼界,甚至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我们依然会放置这些文章。我们的整个目标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更宽容。如果台湾是一个岛,那么他所在的地方,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少的岛民心态。”

在变动的媒体格局中维持理想

现在两个人说,公司内外都很欢迎关键评论网的创办。流行的台湾周刊《天下》邀请他们去共进午餐,来谈论在社交媒体上的成功。他们对于能够将其中一位撰稿人从原来大报记者的位置上拉过来,成为它们的作者而深感自豪。

“我们对于陌生人宣扬的观点是,台湾人对于国内主流媒体不高兴,每一个人都对于缺少有质量的新闻感到生气。新闻通常是有偏见,或者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加入我们或者帮助我们做点事,你会很惊讶于所收到的回报。”

但是在关键评论网富有野心和原则的进取之中,他们也并不回避某些底线以下的挑战。

比如说,在台湾的媒体会对出租车公司施加压力,以避免他们网站的内容出现在后座的屏幕上。因为关键评论网不希望依附任何政党,如果他们想继续发展,可能与一家大公司进行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安全。

一旦涉及到国际扩张,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这里毕竟是亚洲,而且无论如何也得说是“大中华区”,在这个事情上,创始人表现得很乐观。“未来应该会发生这些事情,但毕竟现在还没发生。”

关键评论网还可能面对一些挑战,以维持他们的内容标准,在目前这个博客的特色文章当中,没有描写日本色情影星或者台北动物园的新生大熊猫。但是过于严肃的话题又阻止了人们进一步点击该网站的文章,所以在点击率和文章严肃性和可信度之间必须找到一个平衡。关键评论网很敏捷地在组织这条平衡线。这里也有一篇台湾读者喜闻乐见的,讲述台湾麦当劳麦乐鸡块质量问题的文章,但是不同的是,该文章直插到底,而且经过了深刻的研究。

潜在的投资者可能同样会对内容标准产生压力。这意味着创始人在和未来可能的投资人谈论融资事宜时必须格外小心。

“很多投资者,当我们问及的时候,都会反问;你们的声音是什么?你们自己代表的是什么?我可以希望,我们现在的标准是广泛的,我们的声音必须是有机的整体,而且可能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将会浮现出来。”

自然,关键评论网带给读者的新鲜感觉,可能会随着其增长而逐渐淡化,创始人认为,如果他们的探索是正确的,其同类竞争对手任何时间都可能浮现。

“抓住和扩散社交媒体新闻,这些事情并不难,特别是如果你有强大的财力支持。我们听到一些传言,有些主流大报想要在未来六到八个月当中,启动他们自己的社交媒体新闻创业网站,目前有一部分我们想要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他们可能要做这些事情之前,我们必须先到达这一步。”(编译:书航)

原文:The News Lens, a Taiwanese media startup, wants to move the island away from gutter jour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