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

有日子了,打车软件纷纷靠着各自有钱的“干爹”抖着钱袋撒钱补贴全国人民打车,让很多人体会到了“两派竞争”的好。但“好光景”只是表面,没小费司机不愿意动,开车抢单置安全与不顾,科技方便生活但在出行的民生行业,对难以应用新科技工具的人却也有违社会公平。种种问题已经显露的愈发明显,监管部门开始重手介入,在两家财富不分仲伯的巨头笼罩下打车应用的前景究竟如何?

针对“打车软件”引发的出租车市场新情况,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26日晚发布消息,对打车软件祭出大招。

在高峰时段新增运力配置方案出台前,暂行实施早晚高峰时段(每日7:30至9:30、16:30至18:30)本市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提供约车服务措施,以缓解高峰时段打车难;严禁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载客行车途中接听、使用手机等终端设备,以确保出租汽车运营和乘客人身安全;鉴于租赁行业车辆以合同形式服务特定对象的特性,严禁租赁车辆安装使用“打车软件”,维护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秩序。

以上三招可以说招招毙命,高峰最能给司机带来小费的时段,不让用;开车途中不许用,并号召乘客举报违反司机,但司机的单基本都是运营开车中获得,其实相当于对出租车做出了禁用打车软件的指示,对于不属于出租车范畴的租赁车辆,直接规定不许用,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先烈摇摇招车可就是从租赁车辆发起的这一模式。一旦失去了车的资源,打车应用还能否流动的起来。

甩掉打车应用,支付宝自己来

就在上海发布新规不足24小时后,“快的打车”的“娘家人”支付宝很快投出应对措施。用支付宝钱包扫码付款,照样能享受到独有的“钱包价”,获得每单返现13元。即不用打车软件,通过让司机下载安装支付宝钱包,由支付宝钱包独撑由支付宝和快的打车发起的 “请全国人民打车”活动。可见在微信支付的威胁下,阿里在打车应用一战狠下决心,要将支付宝在打车这一刚需入口上获得优势地位。

据了解,目前全国大规模支持支付宝钱包扫码付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合肥和武汉。扫码付,司机每天可以得5单奖励,每单10元;乘客每单得13元奖励,每天两单;奖励将以现金返还的方式。

 很明显在打车应用在遭遇新规障碍后,阿里选择了甩掉打车应用直接从支付入口抢占市场。微信是否会效仿,在嘀嘀无法出场的时候,由微信直接扫码应战,还未知。不过从两家交战状态来看,直接目的就是为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如果打车应用又要上亿砸钱,又要面对新规监管步履维艰,那还不如脱掉这层外衣直接自己来。

没有了补贴和加价司机对打车软件使用的忠诚度会有多高?

记者在北京市场调研用了打车软件司机实际收入并没有上升很多,因为获取了预约用户就要损失掉路边的招手用户。提高了载客效率,但是获得一个用户的手机流量+电话费的付出也让司机不容忽视。其次用户角度,如果在最希望获得出租服务的高峰时段停用,那么用户的使用频率就会大大降低。用户一旦使用频率降低就会与司机使用频率产生连带效应。

如此一来,一直前途未卜的打车应用前景似乎明朗化,正在走向敲门砖的下场。省钱与产品服务诞生的初衷正在背道而驰,没有良好体验的打车服务在政策干预,巨头操控的情况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敲门砖,而非一个颠覆创新的服务。

此外,移动互联网服务颠覆原有传统服务靠的是令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很明显现在即便用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个软件业都很难打到车。司机为了获得补贴逐利,盲目抢单,抢单后一发现太远又爽约屡屡发生。两个打车软件混战焦灼,其他不顾都只在乎的是眼下的市场,却忘记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为上。对产品和服务已经到了无法把控的地步,低效与糟糕的体验很容易损伤掉用户的积极性。巨头基于自己战略考虑的补贴显然不能长久,失去补贴这个暂时性输血功能后还能否继续战斗下去?两家巨头支持下的打车软件以为自己的对手很明显,但忘了失去服务,就相当于失去用户,没了用户巨头手里的宝就很快会被丢弃,打车应用的敌人正变的不是彼此,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