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房_副本

互联网公司已经把触角伸入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渐渐从线下转到了线上。比如,近段时间各大电商主推的超市,消费者可在网上一站购齐各类日用百货,快递员送货上门的同时,甚至还会随手带走用户的生活垃圾。

老牌的菜谱应用下厨房也不甘寂寞,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款工具到一个社区的转型。产品最初是围绕对内容的发现:搜索菜名,并获得完整的烹饪流程。新的版本中,则强化了社交功能,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这里重点介绍它的社交功能。如何可以让用户迅速的聚拢,并轻松分享各自的美食呢?下厨房在这里做了减法。用户不必填写繁杂的内容,仅需按下快门选择性的配发一些文字即可上传。其内容类似于微博,只不过人群更加的细分。都说“舌尖”半夜播是在挑战广大人民群众的底线,当胃蕾被挑动后,美食爱好者又该何去何从呢?翻翻美食照,与“大厨”互动,甚至可以着手准备一道美味的大餐。此外,用户仅需依次填写:菜谱名称、简介、用料、详细做法以及小贴士,就可发布一条较为详尽的菜谱。分享后,其他用户还可以对此菜谱点赞,并与制作者互动交流。

下厨房正版

下厨房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各色美味进行了分类。比如,历史上今天创建的菜谱,有“再忆今日”;被1000人做过的菜谱,有“荣誉殿堂”;上月口碑最好的菜谱,有“7月最佳”等等。

社交功能的加入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用户的黏性。对于这款应用也不例外。目前,其已经吸引了近2000万用户的使用。而其盈利模式却并不清晰。“目前还是通过销售广告。”下厨房创始人王旭升告诉动点科技记者,未来将解决用户在看完菜谱并收藏购买清单之后的繁杂体验。下厨房曾经尝试与一号店、天猫等电商合作,提供后二者平台上的食材链接,供用户购买。但因用户体验问题,只好作罢。国外已有类似的产品推出“一键打包”服务,帮助用户完成菜谱内所需食材的一键采购

“下厨房并不擅长电商服务,但今后会与提供此类服务的电商合作。”王旭升说。

编外话:比较另我感到惊喜的是,下厨房每周会举办一期美食体验趴。每次仅安排一桌,大约10多人参与。但较为遗憾的是,其截至明年1月份的名额已全部被预订。在此,小编代替广大吃货说三个字:求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