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Google发布全新邮件客户端Inbox的消息开始铺天盖地地袭来, 除了几篇来自主流媒体的报道,Google只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简单的“邀请页面”和一段简短的视频介绍,在ProductHunt或是Twitter上可以看到的大部分评论都是求邀请(要知道今天在ebay上一个Inbox的邀请已经卖到了50美元)。机智的小编在发布后立马拿到了邀请,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试用感想。
顺便提一句,有外界传言Inbox是由Google收购的Sparrow团队开发,经小编与 Sparrow 创始人确认,并无此事。
从logo上的勾号似乎就已经暗示着大家,这不只是一个Gmail邮件客户端,而更注重邮件中所隐藏的“任务”。Google资深总裁Sundar Pichai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中介绍,人们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邮件所淹没,甚至被控制,而Inbox帮助用户专注于最重要的邮件,“让邮件为你服务,而不是让你来服务邮件。”
打开Inbox之后,以往白底黑字的邮件列表被一张张彩色的多媒体卡片所取代。在浏览邮件卡片的时候,无需进入正文就可以看到各类附件的缩略图以及链接。例如当你收到一封日历邀请邮件的时候,卡片中会显示接受邀请或是拒绝的缩略图,当你收到一封酒店预约订单的时候,卡片中则会显示地图链接。这一呈现和互动方式也类似Google Now中在卡片下方完成操作的形式。
打开一封邮件后,右上角有四个操作可以选择,1.添加备忘录 (Reminder),2.稍后再读(Snooze), 3.已读存档(Done),以及分类(Move to Bundles)。 其中添加备忘录这一操作在Inbox上可以更为智能地实现,譬如当我输入“Send email to Mom”的时候,Inbox 已经自动提供Mom的邮箱在下方,点击邮箱就可以将此信息存进这条备忘录中。点击右上角的勾号,或向右滑动邮件卡片,邮件将会归为已读(即是存档),这一功能连同向左滑动标记为稍后再读,与邮件应用MailBox的做法如出一辙。想必Google也是邮箱清零“Inbox Zero”理念的笃信者,即是把每一封邮件都当做一个“任务”来处理。
原本Gmail中的三大邮件分类在Inbox中更加升级进化。可以说,Inbox几乎把每一种类型的邮件都给分类了,现在的分类细致到:旅行、购物、金融、社交、更新、论坛、促销等,而同一类别的邮件被收纳于不同的“Bundle”中。而Inbox中所有的邮件卡片又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譬如“今天”,“昨天”以及“本月”邮件被分割开来以示区别。
于是不同的Bundle卡片与其他未分类的邮件就会穿插出现,因此在浏览未读邮件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令人困扰。例如小编的Inbox中,前三个卡片是Bundle,第四张卡片是一封来自朋友的邮件,而第五张卡片就又是另一个Bundle。虽然Inbox对邮件精准的分类令人叹服,但当收件箱从大量未读邮件变为大量未读邮件以及未读Bundle时,对于部分用户来说也是另一种挑战。
近年来我们看到了许多想要“重新发明”电子邮件的产品,他们通过不同的理念和方式想要改变人们收发电子邮件的痛苦。而在Inbox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致力于此事业的创业公司的影子,比如最先把“To-do”和“Snooze”引进邮件app的MailBox,想要把邮件内容做成更易阅读的news feed形式的Molto,以及把邮件按照功能分类的SquareOne等。就在几天前,Gmail宣布将在其安卓版本支持Gmail以外包括 POP, IMAP以及Exchange邮箱服务,这一改变应该可以吸引大量原本因为邮箱服务限制而被拒之门外的潜在用户。而此次Inbox的小范围发布更像是为了Gmail用户而精心准备的一个实验性产品。
P.S. 想要体验Inbox的同学可以发送申请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哦对了,小编目前还可以发送一些邀请,那就发给最先回复本文的几位同学吧!
【作者简介】Charlie Sheng,动点科技驻湾区记者兼MailTime联合创始人。MailTime也是一家在电子邮件领域探索的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