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_161639090

10月中下旬是阿里的大日子。在连续几天的发布会和活动过后,阿里IPO后的一些发展布局,也逐渐的清晰起来。

创造了全球史上最大规模IPO的阿里巴巴,人们对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全球仅次于亚马逊,规模第二大的在线百货商店和批发市场,拥有一个纵贯全国,并与世界很多国家相连的物流网络,还有自己的支付平台,商业贷款、保险以至银行业,手持全国规模数一数二的货币基金,在全国一二线的城市实现了完全覆盖,并且正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刷墙。而在未来,这个庞然大物也将让海外的用户一起用上自己的服务,就像现在全球都在用亚马逊和Paypal一样。

之前我曾经看到一个问题:“世界级大企业有哪些匪夷所思离本行极远的副业?”当中就提到了一个超级大怪物三星。三星基本上等于大半个韩国。除了手机和家电之外,也涉足房地产、保险、零售,甚至是制造汽车。从摇篮到坟墓,一个韩国人可以理论上只使用三星出品的东西过完一生。在中国,华润是一个与之非常类似的全产业链企业。三元桥的凤凰汇是一个华润资产的集中展示——地产、百货、医药、粮油农产品,应有尽有。

那么,阿里可以做到这样了吗?一个中国人是否可以从生到死都用阿里巴巴的产品呢?

百货零售

阿里最大的业务是一家百货商店。如果说我们一生都要用,比如说家乐福或者7-eleven度过的话,这样的说法未免有点牵强。因为进了这家店的门,但东西却还是来自别处,百货商店毕竟只是一个渠道。但如果说算上商店自营品牌的货品,比如家乐福牌毛巾或7 Premium牌小鱼干来度过一生的话,那还稍微靠点谱。

按照超市渠道+自有品牌来判定的话,那么淘宝和天猫扶植起来的一系列电商专营品牌完全符合这个条件。韩都衣舍、七格格这样的服装品牌,没有线下渠道,纯靠电商而起。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们也只能够针对淘宝/天猫之类的网上平台供货。拥有同样道理的是一些家电企业为电商定做的特供机型。

在网上经常能够买到一些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东西,有些是走私或者海淘这样的,但自建品牌和特供机这样,则纯粹是由网络渠道所带来的机遇。这跟三星牌化妆品是一个道理。

“大件”和公共服务

看到三星牌的汽车你也许会大吃一惊,但如果知道是雷诺生产后贴牌的,也许就可以理解了。我小时候,还骑过“斯伯丁”牌的自行车,没错就是那个做篮球的牌子。它由捷安特代工生产。

通过手机淘宝等产品获取商户信息,直接促成交易,并维护会员积分,本质上讲也是和上面类似的一种“贴牌生产”。

支付宝积极开拓线下支付场景,在便利店收银台和司机车里贴上二维码的做法,颇像是给汽车贴上三星的标识覆盖住原来雷诺的品牌一样(因为我偷懒,所以还是用三星举例子)。

以“未来”开头的一系列新型解决方案,看起来也非常对政府的胃口。阿里积极宣传大数据对政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并用“新时代的水和电”这样的比喻来教育政府。阿里也涉足房屋销售,土地产权拍卖,水电煤气费用代收,市政办事窗口,医疗,公共交通等接近代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领域。

垄断销售环节,而不是生产

在中国互联网的BAT三巨头中,阿里是最擅长干“脏活累活”的。换言之,就是打通线下,做地推。有人分析过腾讯为什么不是无往不胜,指出腾讯所不擅长的领域,正好就是需要线下支持才能实现的,比如铺渠道,培育线下接受度等(不过随着微信支付和会员卡的线下推广,加入京东和大众点评,腾讯也在逐渐学习“接地气”)。

但不管怎么说,阿里巴巴依然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培育不上网的客户已经是其“接地气”的极限。早在2003-04年,阿里就在电视投放橘色的电视广告,一些小企业主和个体户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他们怎样在千里之外找到了合适的资源,用于自己的生意。淘宝从一开始也是一样。从一开始,阿里就没想过自建工厂去做那么多的包罗万象的东西,这跟三星帝国的构建过程有本质的区别。

也许因为在中国房地产投资近乎稳赚不赔,几乎什么之前赚到钱的大企业最后都得大举进军房地产,但即便如此,就算阿里以后开了个地产淘宝,它也绝不会是为了卖自己盖的房子而生。

阿里真正的“基础设施”投资,反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云。它非常重视把自己的服务布置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再在此基础上调节多余运算能力,为其他开发者提供阿里云服务。阿里认定,只要它继续稳定地在网上“有地方住”,那就不愁自己继续作为整个网络甚至社会赖以生存的中间人。

如三星一般的老牌超级财阀,是垄断商品或服务的实际生产;而阿里这样的新型超级公司,是有能力垄断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渠道。很显然,这比亲力亲为地生产要省力得多。

你确实需要衣食住行,所以这些商品的实际生产者不会死去——但你也确实需要接触到生产者,所以你通过阿里旗下服务所做的实际花销当中,实际上抽出了足够的“阿里税”,足够把阿里高管都送进亿万富翁的行列。

即使你用的产品和服务牌子多种多样——如果都可以通过阿里来获得,那你也确实可以说,你的人生被阿里巴巴给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