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368685882832531

这场发布会非常像是你能在任何一所学校当中看到的社团活动。创始人自己上台做开场演讲,首先介绍自己请来的一些校友,在谈话当中也不断的提到师兄师姐。会上播放了一段由他们的首批“客户”创作的视频,全程都使用手机自拍,而整合视频的工具是会声会影——我相信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些特效是我自己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曾经用过的。你看那飘逸的宋体字一个一个淡入就知道。

总之,除了举办活动的地点是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对过的微派创业空间,能够让你感觉到这是一场已经进入社会之后的活动,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仍然发生在学校当中。准确的说,这所学校应该是就离中关村不远的中国人民大学。面包求职的创始人魏冰清是人大的本科生,在本科的时候曾经进入10个学生社团,其中在4个社团担任主席。在学生活动的空余,她还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进入高盛,麦肯锡,贝恩,UBS等咨询公司实习,接着在本科之后直接进入了红杉——当然这也是她一直着重强调的自己简历的一部分,因为在此之前红杉几乎没有直接让应届生进入过。

742835592400840538

魏冰清希望能够把她本人的经验介绍给学弟学妹们,并且觉得这能够做成一项生意。所以简单地概括,这个面包求职就是一个专门针对在大学在校学生所设置的教授求职技巧的平台,这个授课平台只提供培训,不提供配对,也不保证能够成功。而魏自己作为联合创始人,CEO,以及基本上是完全以一己之力支撑起这个项目的人,就是最大的招牌和广告。

不过,如果你仔细一想,很容易发现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求职的成功与否,或者过程的顺畅与否,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可循,还是跟个人能力以及阅历有很大的相关性呢?

453558162919196380

在魏冰清的例子上,她本人的个性以及自己获得的机遇,背后的个人实力,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闪光的简历背后,是出众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把握的能力。所谓机会只提供给有准备的人,而有些人如果真正在面试场合,见到老板都害怕,可能他们最大的问题正好又是性格内向——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可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这在我刚才提到的那段青涩的学员演示视频当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当然我们都能够看到他们尽力了,根据视频拍摄者们现在的表现,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他们接受培训前是什么样子——只会更加带着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稚嫩。

要赚这部分人的钱其实一点都不容易。宅——或者内向的性格的形成,不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基因所致,更重要的可能是后天培养,而这可能会跟家庭条件有一定的相关度。比如说,从大山深处进入繁华的大都市上学,一开始就缺乏与这个社会相处的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比如说,连怎么样在快餐店吃饭和进地铁乘车都不会。这种情况下,自然跟城里同学缺少共同话题,在面试等方面的更高的要求上,也可能就比不上其他人。如果想赚的是这部分人的钱,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在自己本职的学习任务之外,去做额外的求职培训,还不保证成功——他们真的舍得拿出这笔钱吗?

在发布会上还有一些点值得我们注意:创始团队当中有很多都来自他们的间接竞争对手51talk。现场其中一个投资人代表也说,能把51talk这家风光无限的,并且发展前景很好的公司的员工挖到你这里来,而你事先又没有做什么宣传,这也是你能力的一部分。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分不清是在捧还是在黑……

416117565049271608

在魏冰清自己不断强调她的简历的同时,似乎也带着一种自己本身也是咸鱼翻身或曰“屌丝逆袭”的,略有速成鸡汤味道的微妙感。也就是说,把自己的过去的阅历,和从平凡变到成功的过程看得很重要。当然我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说,把这些东西作为标榜自己人生成就,这种感觉是非常不对劲的。这就好像鲸书担任真格基金的公关职务后写的那篇《北京风起时》里所说到的那样——

“国贸的写字楼很难进,访客需要身份证原件,在前台登记拍照,才能拿到一张一次性的门卡,从分层电梯到达公司门口。他们不能输指纹,没门禁密码,只能等前台开门。”

——反复地描述这种生活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告诉别人这是很华丽的,很炫目的,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的生活吗?然而这仅仅应该是在北京这个城市当中工作的人们的生活常态而已,是再正常平凡不过的东西。反复的强调自己从弱势地位逆袭,其实正好将不免于缺乏的恐惧、贪婪和怨恨暴露无遗。

面包求职这个服务所定位的人群,是一个心理如上所说,非常纤细、敏感和脆弱的人群,他们怯懦地不敢迈出第一步,同时也渴望成功到令人害怕。如果在培训过程中,带给他们的不仅是获取Offer的技术,还有一种从心态上富裕和开阔起来的价值观,那就能确保他们真的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魏冰清承诺说,“进了我们的门,就是我们的人,我们会对学员负责到底”,这不是一句轻巧的承诺,因为获得第一个Offer仅仅是今后人生道路上无数个开始当中的一个。如果真的说到做到,这一定会成为这家公司值得夸耀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