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xtra

2012年,Moxtra推出了第一款移动协同应用软件产品,几乎是在上线的同时它就登上了AppStore的推荐页面。这款来自硅谷的企业协同工具与很多中国本土的同类产品有着相当大的差异——Moxtra没有诸如考勤、报销和CRM这类功能,这个App几乎全部的设计思路都依照会议、或者沟通这些非常具体的场景来进行。不久前,Moxtra获得了来自 Cisco、日本电信运营商 KDDI和创新工场等机构的千万美元融资。

“任何企业都需要开会、沟通和交流,以前大家开会在会议室,但是手机出现之后,大家的沟通就不再出现在会议室了,而是从手机上的信息开始,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符合移动时代交流特点的工具。”Alex告诉动点科技,他在上海负责Moxtra的本地市场开拓工作——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移动设备数量超过了PC,然而相比C端市场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的B端商务市场即便是现在也远远谈不上成熟。在看到了潜在的市场机遇后,Moxtra设立了中国的市场团队。

简单来说,Moxtra的产品理念是让用户把从前通过纸、笔和投影仪做的工作全都用指尖来完成——一个个企业员工组成的讨论组是Moxtra最基本的模块,这些讨论组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不散场的会议室,在这里用户可以发送消息、发布工作任务或是上传文档。而在会议过程中,参与者可以随时为发布的图片添加批注、进行屏幕共享、编辑文档、甚至是一边批注文件一边录制视频——这让类似培训的工作也可以远程来完成。另外,会议中的聊天记录、图片和录音等文件都会被保存在云端,所以即便是新入职的员工也能在讨论组里看到讨论和培训记录。

2.pic_hd 3.pic_hd 4.pic_hd

“在设计中,Moxtra功能取舍的标准就是怎么样让企业更好地在移动端进行交互,让他们用手机也能完成会议里需要做的全部工作。比如怎么样让他们不要打字,而是一边说一边在手机上标注。”Alex说。Moxtra几乎没有任何服务于交流之外的功能,比如在同类产品中常见的打卡、报销、考核等等。

另外,用户还可以将一些第三方应用接入Moxtra,比如Evernote、Dropbox等等。比如用户把新浪微博接入之后,就可以在Moxtra里一边开会一边刷微博了。

5.pic 6.pic 7.pic

Moxtra与同类产品更大的差异点显然在其商业化路径上。这款App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当然,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参会人数、通话时长或储存空间,也可以购买收费版。

但这并不是Moxtra主要的收入来源,在软件之外,他们提出了一个名为“Solution SDK”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通过购买Moxtra的技术,将属于Moxtra的一些功能部署在自己的产品上。用其CTO黄河的话来说,Moxtra提供的SDK是全套的,带UI、流程以及“完整协同生命周期”的SDK。这样的好处是第三方基本上可以在不做任何开发的基础上,将一个丰富的整个协同流程内嵌到它的应用内部,而此前第三方自己做UI、系统流程的话,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比如一家公司想要做一个自己的企业管理软件,那么就可以直接购买接入Moxtra的SDK,而不用再去自己研发一套会议解决方案。”Alex告诉动点科技。就目前来说,市面上大部分的软件开发包往往只提供底层的功能,并没有流程和用户界面,客户依然需要做大量的开发工作。

“具体的收费会根据客户的产品来确定,比如他的产品按每年1000元收费,那我们可能会从中抽取200元。如果客户的产品是免费的,那么Moxtra也不会向客户收费,直到他找到盈利点。”Alex说。

或许是将业务核心放在了“Solution SDK”上的缘故,Moxtra的本地化工作做得并不是特别好,一些细节功能并不太贴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比如用户不能通过微信或QQ登陆、也不能导入G+通讯录。另外,Moxtra对接的第三方应用大部分都是海外产品,中国本土的应用并不多。而当用户想要购买收费版本时,他们会惊讶的发现Moxtra并不支持支付宝付款。

当然,尽管存在一些缺陷,但从某种角度上看,Moxtra也给同质化严重的国内企业协同市场铺就了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与其在产品里填充杂七杂八的边缘功能,倒不如把一个场景服务做到足够完美,也能成为一抹别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