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有了像水龙头一样即开即用的打车服务,让大众出行越来越方便。那么作为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最普遍的工具——公交系统,如果提供更多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渠道,算不算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种创新实践呢?今天,我们将盘点下这些平台和公司是如何将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契机融入城市服务中去的。

大支付平台都有所涉足,但浅尝辄止

Image

近日,由杭州公交集团牵头,并会同浙江政务服务网、支付宝的合作,完成了用支付宝乘公交车的系统开发和设备研制工作,在杭州市的一些公交车上试点应用。

刷支付宝乘坐公交车是区别于现金投币和刷卡乘车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用户只要打开“支付宝”,进入“城市服务”,点击“公交支付”,将产生的“二维码”靠近公交扫码器刷码,听到“叮咚”的声音即可完成刷卡上车。据透露,该公交码特别采用了专门的安全加密算法,可以和公交机具进行安全的离线验证。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了安全性同时又能在公交车刷卡器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况下,保证刷支付宝的乘车体验。

除了支付宝,国内另一家互联网支付巨头微信也曾推出过与城市公交服务的结合,不过显得有些“心有余力不足”。

据动点科技了解,去年开始武汉和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相继与微信合作推出了“微信支付充值市政交通卡”功能。用户只要有一部具有NFC功能的安卓手机,通过手机背面贴卡,即可完成充值。

过程倒是不复杂,持卡用户在通过微信为一卡通充值时,无需翻查菜单、寻找充值入口,而是将一卡通贴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背面,手机将自动读取卡内信息、弹出充值页面;随后,选定金额、输入微信支付密码即可完成交费环节;微信支付成功后,将卡片继续保持在手机背面,便可直接将充值额转存至一卡通卡内,完成一卡通充值操作。

但说实话,这样“仅限于此”的使用场景并不能满足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创新融合力度。在深圳,同样用微信还可以买到一张地铁票。甚至可以预见在很多有地铁的城市都会开放这样的服务,不过这只是给智慧城市的交通支付刚开了一个头。包括仅仅支持NFC设备也存在着大力普及的掣制,不利于一项便民服务的开展。

用户出行进入”刷手”时代

1448442376363
“如果戴上可以计步顺便充当公交卡的手环,既省了出门坐车一直要翻包的麻烦,又能督促自己多走路、锻炼身体。”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这恰恰给当下的智能穿戴找到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公交系统匹配无疑是很大的良机。

一个号称是首款可支付的智能手环同样进入了笔者的视线——刷刷手环是联合了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的一款可佩戴刷刷手环,支持直接刷上海地区的公交、地铁、轮渡等交通工具,故亦被称为”上海通手环”。刷刷还开通空中发卡平台功能,所谓的空中发卡是指通过在手环植入一个芯片之后,你就不需要手环再次重返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进行制卡,省去制卡周期、人力成本等诸多环节。未来用户只需要购买一个手环,即可在刷刷手环APP自己选择城市发卡,实现”一环多用”,完成空中充值查询余额等更多可能。

除上海本地之外,它即将开通周边17城的支付功能。太仓,金华,宜兴,宁波,绍兴,湖州,台州,常熟,昆山,江阴,淮安,启东,无锡,南通,泰州,长兴,舟山17个城市均在列表之中,争取未来实现一个手环即可刷遍全国所有城市。。

但想要给手环做这项附加功能的并不只有这一家,包括嘀嘀和小方等国产老牌智能硬件厂商都有这方面的想法。据了解,该模式基本采用的是公交公司授权给硬件生产方来做技术还要支付每笔一定的开卡费,产品由生产方自己来销售。不过对于手环厂商而言做一个城市容易,但规模化复制的推广难度不小,这里的难点是说每个地方都各自独立,区别很大,每家公司的技术标准、公交系统用的刷卡机器、业务模式都不一样,这其中还不包括和处于垄断型国家机器的公交系统如何打交道的问题。

故此,我们还是希望在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能够牵头公交系统这样的传统既得利益集团与支付宝或者开放平台让更多的玩家参与进来,最终以乘客需求为导向,推进移动支付、云平台、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在公交领域的应用,再造一场打车领域已经发生的“革命“,让更多大城市亦或者非一线的城市服务系统的传统与创新服务融合再向前走一步。

熊本熊限量版上海公交卡
熊本熊限量版上海公交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