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11991

可能你已经知道,多人协同聊天工具Slack的最新对手是Facebook和微软。而更有趣的是腾讯似乎也要来凑个热闹。

今天,腾讯的QQ企业版TIM上线手机版,宣布腾讯曾经雪藏的TM复活。实际使用以后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无广告的QQ——建议用TIM替换掉你手机里的QQ。其中对普通用户最重要的QQ空间、红包、视频、远程协助这些功能都没有被砍掉,而不能收红包成为QQ轻聊版的最大遗憾。TIM还有一个单独的企业文件共享模块,但暂时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无所谓啦。

腾讯从企业微信到TIM一脉相承的观点就是,没有必要单独给企业搞一个社交网络或者聊天工具,用大家都在用的产品,给企业增加点额外功能就够了。很显然,Facebook和拥有Skype的微软都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切入了Slack所在的领域。

微软在Office 365订阅当中免费推出了新应用Teams,完全就是Slack的翻版,且加入了一些新的改进,包括支持线程式聊天,也就是评论盖楼;而且也解决了在Slack当中上传文件容易丢失的问题,因为它采用微软为Office 365用户提供的免费存储空间OneDrive。它还支持跟企业员工大量采用的Skype会话进行整合,如果企业用户想在Teams界面当中发起Skype会话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些特点使得Teams成为相对Facebook企业版,对于Slack来说更有威胁的竞争者。毕竟,Facebook出企业版也已经一段时间了,但真的没几个人看好,推广也是不温不火的,Facebook的娱乐和消磨时间属性太强了,就像微博一样,推企业版确实不太方便。

为了“欢迎”微软,Slack甚至史无前例地在《纽约时报》上打出了一则整版广告,内容是非常欢迎微软帮助它定义了这个新的品类。“不过我们在几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领域的独特性,切入其中并且已经有所研究”,意思就是新来的还是得小心点儿。

这封公开信似乎并没有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少人认为Slack因为缺乏竞争而在策略上显得比较温和,而这封公开信颠覆了之前的印象。同时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也有不祥之感,毕竟上一个著名的公开下战书且装逼成功的公司,还是1984年的苹果。另一个写公开信欢迎巨头的小公司——流媒体电台rdio,发了个推欢迎Apple Music,然后挂了——把自己卖给Pandora了事。

一直以来,Slack坚称自己的护城河在于有超过数百款企业以及个人开发者为其量身打造的应用,这些应用以机器人(bot)为主要形态,比如曾经跟微软合作(但现在不是)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就制作了一个“突发新闻”的机器人,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文字命令向其推送来自某个主题的最新消息。

而有点忧伤的是,bot起于Slack,却是兴于Facebook。毕竟除了企业用户之外,Facebook是让全美国人都感受到来自机器人的威力。所以,即使Facebook缺乏接触企业用户的经验,但它们早就布局好且有更多人捧场的bot开放平台,等于和Slack形成了类似iOS和Android生态圈对垒的关系。

——如果Facebook对Slack相当于Android对iOS,那微软Teams——很抱歉,这次又担任了“Windows Phone”的角色。然而,作为三家公司里面最懂企业的一家,它们这次真的可以不在乎没有一个生态系统作为护城河。微软也一直坚称Teams只是一个附属功能而已,且没有独立于Office 365售卖的计划。

问题的关键在于,Slack现有的那些机器人都是制作起来非常简单的,就像是iOS App Store刚刚推出初期几个月的状况一样,不断的有个人开发者为其推出一款又一款重复的闹钟,日程设定,以及计算器这样的小工具,而没有一个真正具有震撼意义的大事件产生。Slack还没有来得及迎来这个关键的转折点,就遭遇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大阻击。

比起不痛不痒的第三方工具的植入,微软直接将Office功能植入Teams——如果你愿意这么看问题。这是比以上的所有开放平台都更实用的一种开放。鉴于Slack曾被陆奇视为收购对象,却遭遇盖茨和纳德拉共同否决——理由就是我们自己完全能做一个——所以Slack的开放平台当中,也许将永远缺少Office、Skype和LinkedIn的植入,这无论如何将会成为一个缺憾。

最近,Slack爆出其2014年开始的首席营销官Bill Macaitis几个月前离职,5月则从Salesforce重金挖来Robert Frati 担任公司历史上首个销售总监,种种消息都耐人寻味。Slack的确需要加大对企业的游说以及巩固他们的信心:Uber 甚至在微软和Facebook出招之前就转移到了Slack的竞争对手之一Atlassian HipChat,因为他们担心Slack的架构不足以承担一家庞大的上千人规模的公司的日常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