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11月1日执行的《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最终因为进行最后会议确定核实而推迟发布。在10月8日新规草案公布后,滴滴发表了一份语气温和却态度明确的回应,他们称“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而各地新规中对网约车市场的种种行政干预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亿网约车用户和千万网约车司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网约车车费翻倍。”在最后,他们“恳请各地政府在制定细则的过程中,能够听取行业和公众的意见,让群众有改革的获得感,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福祉,让百姓拥有一个更便捷、高效、畅通的出行环境。”
司机们对新规同样大失所望,就算在两个月前,他们还能在车里一边怒斥城市的运管部门、一边抱怨越来越少的补贴,现在他们要开始担心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做这份工作。在新规下达的这段时间里,人们能从司机们口中听到各种各样道听途说来的消息——有关新的网约车驾驶资质考试、政策的最新动向和滴滴与政府有关的种种阴谋论。身边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让不安的司机们无力去质疑消息的真实性,或者说置身于那样的氛围里能让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受害者。
“他说外地人不能做滴滴司机,又不告诉你为什么。你要求沪牌、车型,我觉得都能理解,为什么外地人就不能开?”刘师傅这样评价上海的新规定,在新版App里,司机的名字统一变成了“X师傅”(以我的同事王博源为例,在旧版 App 中,他的名字会显示为“博源”,在新版 App 中则是“王师傅”)——在政策捉摸不定的这段时间里,优步上线了新的App。这次更新后,所有的司机都开始用滴滴接单。对于这个变化,司机们的说法不一。滴滴似乎并没有通过官方渠道通知这些司机,很多司机反应他们是从与乘客的交谈中才发现自己接了优步的订单,一些司机则表示滴滴会优先将优步的订单分配给滴滴司机,但另一种说法是,当没有优步司机应答的时候,才会由滴滴司机接单。
当然,刘师傅更关心新规定的最终落地,他坚持政府没有权力禁止外地人开网约车。“我觉得这个口子不能开,为什么外地人可以做服务员、可以做保安,就是不能做网约车司机?”刘师傅说,“你今天说外地人不能开网约车,明天指不定又不让我们做什么。”
上海
一些消息显示,上海最终出台的细则可能会在一些方面有所调整,但关于户籍的规定不会有变化。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符合要求的司机比例小得可怜——具有本地户籍的网约车司机,北京占3.6%,上海占5.3%,深圳占6.7%,广州占5.9%。而他们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网约车新政意见稿实行后,38.2%的外地司机选择冒险去跑黑车,27.6%选择在当地找其他行业工作,17.8%选择回到家乡工作,13.5%选择到其他城市做网约车服务。
在上海政府之前公布的一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提出了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的规划,政府希望到2020年,把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并以2500万人左右作为2040年常住人口调控标准。在一些司机眼里,和网约车新政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就成了“赶外地人走”。另外,一些观点认为网约车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广州日报》此前曾刊文称,“目前的网约车运营公司,却把网约车朝共享市场发展,背离了共享经济的初衷。共享市场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被盲目地诱导到道路上来,引发更严重的堵车等问题。”
更多的司机会关心自己的收入和饭碗——在这之前,大量的司机通过类似按揭贷款的方式从租赁公司购车用来跑网约车。为了扩大司机规模,滴滴和优步也会与汽车租赁公司开展某些合作——除了销售和出租,租赁公司还会帮司机们注册账号,开展一些培训。在很多司机眼里,租赁公司的负责人就代表着滴滴和优步,一旦账号出现什么问题,他们会直接联系租赁公司。在这些天,上海的运管部门也会在机场和火车站设点排查,对违规司机处以吊销驾照和两万元左右的罚款。
“我现在看见拎行李箱的就直接跟他说不能拉了,到火车站肯定要被查的。”田师傅告诉动点科技,他驾驶的荣威550是在上海最常见的网约车车型,尽管达到了新规要求,但他依然有些悲观——田师傅在今年6月贷款购买了这辆车,他担心新规带来的车费上涨会让自己的订单减少,这样他就很有可能无力偿还购车贷款。在补贴开始下降的时候,田师傅已经有一种“被套牢”的感觉,“现在差不多就已经没有奖励了,滴滴还要抽走20%的信息费,车费也比出租车便宜,我们能赚的很少。”田师傅说。
租赁公司也感到如履薄冰,出于补贴下降和政策的悲观预期,大量的司机开始退租。一位要求匿名的租赁公司负责人称,赚不到钱是司机退租的主要原因,由于人数太多,他们还必须要“照顾司机情绪”给违约金打个折扣。一些租赁公司也要面对资金周转问题——租赁公司的车辆也是贷款买的,遭遇到这种大范围退车时,他们得担心贷款能不能还上。这位负责人表示,即便没有利益关系,他也会觉得新政策对车型的要求毫无道理——2700mm的轴距要求甚至超过上海目前的几种出租车车型。
在本月初的第二十八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市长杨雄回应了媒体对于网约车的提问。他称现在传统的出租车也在转型,不管是用什么方式来约出租车,都是出租车。既然是出租车,不管是网约与否,都要有一个基本的管理规范。不过到目前为止,上海网约车新政的落地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25日,杭州市网约车申报服务管理系统开始上线试运行。在杭州,正式落地的细则进一步放宽了网约车驾驶员的准入条件,即在“取得本市户籍,或在本市取得《浙江省居住证》6个月以上”的基础上,新增“或在本市取得《浙江省临时居住证》12个月以上”这一条款。对此杭州政府的解释是,杭州市关于《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实施办法尚未落地,已取得《浙江省居住证》的人不多,有必要认可持有临时居住证1年以上的人群。
除杭州外,长沙和深圳的规定也对牌照和户籍相对宽松,但他们都要求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2万元以上。成都和贵阳则进一步放松——成都要求排气量不小于1.6L或1.4T,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贵阳要求车龄不超过3年,车辆购置价格不低于本市中心城区巡游出租车价格。两地同样都没有对户籍的限制,要求本市户籍或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