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 songguo

根据央视报道:中国每年在芯片上所花费的钱远远超过很多大宗商品,仅2016年1月至10月份期间,中国进口芯片一共花费了1.2万亿人民币,是原油进口的两倍之多。自主研发芯片,迫在眉睫。

2月28日,小米发布了松果芯片。而在这之前,市面上也只有苹果、三星和华为三家手机厂商具备这个能力。在高通、联发科、三星等皆能提供手机处理器的前提下,小米为什么硬着头皮舍易求难,自主研发呢?本文我们就看看看那些被芯片坑惨了的手机厂商,之后你就知道小米的苦心了。

小米——被高通坑得最惨的企业之一

小米手机之所以能够打出超高性价比的牌,在很大程度上其实离不开高通的支持,后者本身也是小米的战略投资者,小米1代及2代产品受益于当时高通双核及四核旗舰芯片的首发支持以及超低的定价策略和抢购模式,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但是在2015年,小米却遇到了被高通坑得最惨的一次,那就是高通810。当时高通为了应对苹果在iPhone 5s上使用的史上第一款64位的处理器A7,仓促上马了八核64位处理器,谁知道810自发布就负面消息不断,发烧问题无法解决。当年凡是采用这颗火炉芯片的手机,没有一个不是以惨来收场的。但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或许就是小米Note 1,小米Note 1可以说是小米发力中高端的首款旗舰产品。因此,小米对其非常重视,甚至为此召开了8次发布会。但骁龙810的“发热”缺陷,拖累了小米Note 1的口碑。值得一提的是,小米Note 1本来定价在3000以上,但高通的另一家客户乐视却将810手机的价格拉低到了2000多,瞬间打乱了小米的阵脚。小米也痛失冲击中高端的绝佳机会。

再比如小米5。在骁龙820推迟上市时间的情况下,小米5为了能享受高通骁龙820的先发红利,一拖再拖,本该2015年下半年发布,硬生生拖到了2016年上半年,而且标配还只是个残血版。

另外众所周知,小米之前在专利技术积累方面比较弱势,也更多被称为营销公司。其实这也是高通支持的结果,2015年高通中国的反垄断案之前,高通的“授权协议”规定,凡是使用高通芯片的客户必须将专利授权给高通,并不得以自身专利向高通的客户收取专利费。这意味着,高通可以为专利基础薄弱的手机商提供保护,然而在高通做出“不强制,不交叉授权”的整改方案后,小米则直接被暴露在了其他企业专利侵权指控的威胁之下。至此之后,小米再也不能只需要专注于市场营销了。

魅族——“万年联发科”

之前由于与高通的纠纷,魅族极少使用高通的芯片。一直以来,魅族智能手机只采用联发科和三星的Exynos芯片。其中,中低端机型芯片由联发科供应、高端机型则采用联发科和三星的芯片,不过除了少量机型外,近些年魅族手机采用的均是较为低端的联发科处理器,影响了魅族手机的性能,网友因此戏称魅族是“万年联发科”。

为此,甚至有网友在三星Exynos微博上大呼“救救魅族”、“快给魅族供应芯片”、“把8890卖给魅族”。如果魅族采用三星CPU,不仅顺应了“民意”,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还拥有了和华为、OPPO等友商争夺高端市场的机会。

然而,三星Exynos处理器的VIP用户是自家手机,这也就意味着在Exynos处理器出现产能不足等情况时,三星会将Exynos处理器优先用在三星手机上,停止给魅族这个“外来户”供应芯片。据了解,魅族直到去年底的Pro6 Plus上才真正用上Exynos 8890,而此时,离三星首款Exynos 8890手机S7上市已经过去近一年了。

最近有媒体报道,因魅族对三星Exynos 9(Exynos 8895)的供应时间和供应量不满,因此魅族决定今年智能手机芯片改由联发科一家供应,看来魅族也受不了了。

华为——居安思危做芯片

由于技术实力和高通、三星等巨头存在明显差距,华为的自主研发之路并不是非常顺利。对海思芯片的定位,任正非很早就明确了两点:一是华为内部可以不使用海思的芯片;二是即使内部几十年不用海思的芯片,为了不受制于人,也得坚持做下去。华为的芯片主要是在别人断粮时做备份用。

在2015年高通810发热门之后,华为抓住机会迅速向市场推出了多款载有自主海思芯片的高端机(比如华为p9等),华为实现了大逆转。因为,华为可以实现芯片自给自足,不必担心缺货现象,手机想什么时候发布就什么时候发布,相对比的则是去年国内大多手机企业皆因供应链问题而出现断货情况。华为手机2016年的出货量达到1.39亿台,位居全国榜首!虽然我们不能以此认为海思芯片可以盈利了。

苹果——独特和出色的功能必须有自主芯片的支持

苹果的移动芯片雄心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由于采用来自多家厂商的元器件,第一代iPhone存在诸多技术性限制。iPhone一代只支持2G,容易丢包掉线不说,网速堪比龟速,并且没有横向键盘以及复制粘贴功能,而且也没有任何APP。

苹果硬件技术部门高级副总裁乔尼·斯洛基回忆称:“乔布斯认为,苹果要真正实现差异化竞争,推出真正独特和出色的功能,唯一的途径是拥有自主芯片。手机厂商必须控制和拥有自己的芯片。”

为此,2008年苹果收购了低功耗芯片设计公司P.A. Semi。随后到了2010年4月,苹果又花费了1.21亿美元收购了移动芯片制造商Intrinsity,目标同样指向低功耗超快处理器的开发。而苹果的努力也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几乎每款新款A系列芯片的性能都吊打当时市面上所有的旗舰处理器。

同时,由于是自研芯片,苹果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新机型的软硬件设计都从底层芯片上开始优化。自主研发的A系列芯片可以完美配合iOS系统,实现软硬件的无缝结合。同时苹果几乎能准确的把控手机的每一项性能,自主研发芯片让手机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时至今日,安卓阵营的系统流畅性虽然在追赶iPhone,但仍和iPhone有差距。

总的来说,自主研发有以下几大好处:

首先是控制成本,处理器作为手机的核心硬件,占据了一款旗舰产品成本的10%以上,所以当一个手机厂商拥有自主处理器后,成本将大大降低。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企业也能以此掌握话语权,拥有与原处理器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底气。

其次,避免受制于人。据了解,手机主板PCB设计是一个整体,这里面除了一个CPU,还有其他的器件,怎么分布,如何布线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使用别人的芯片,就可能要按照人家的芯片规格设计PCB,一旦下一代芯片变化很大,手机的PCB可能也要有很大的变动,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重新设计的成本。而自己设计CPU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每一代产品的开发上继续沿用上一代的基本设计,而不用完全重新来过。

最后,自主处理器的研发可以减少一些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损失。万一别人的芯片出了问题,或者对方偏偏就不给供应芯片了呢?

不过,自主开发芯片绝非易事,技术积累远远强于小米的华为也是花了十多年才熬出头。这样看来,小米自研芯片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