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这艘承载了银行、证券、出版社、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大船要驶向什么方向?中信集团“互联网+”转型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中信集团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波来到了 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 2017 上海站 ,与动点科技创始人卢刚博士聊了聊中信互联网+战略转型的规划。

最近中信在消费领域一大动作是在今年八月完成了对麦当劳中国的收购。对于不少不了解中信的人来说,中信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收购麦当劳似乎有点奇怪,张波介绍说,事实上,中信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除了金融之外,我们还有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房地产,甚至我们天上有卫星,地下有光缆,还有很多服务行业。”张波说,中信有很广泛的产业覆盖,消费板块实际上是中信集团在“十三五”战略当中着力加强的领域之一,收购麦当劳只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中信的新零售战略

中信加大消费板块的拓展力度,张波介绍说,第一是因为这个板块的现金流比较充沛,第二是因为其抗周期能力比较强。

目前中信在消费端已有比较广泛的业务布局,涉及个人金融、医疗健康、文化休闲、电讯服务、餐饮贸易等,同时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围绕用户需求不断创新。

比如中信出版下属的中信书店,已是中信在消费端的一项重要业务。张波介绍说,中信书店目前在国内的业态大概有三类,一是交通枢纽类,分布在机场、火车站等;二是商务类,分布在写字楼里;三是服务消费类,分布在商圈。中信书店在三类业态中都做了很多新的尝试,现在中信书店不仅能看到图书,还能看到礼品、玩具、文具、食品等,并举办各类沙龙等。另外,中信书店还从线下扩张到了线上,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窠臼。“10 月底,中信出版社跟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协议,从后端的供应链,前端的智能化门店,以及用户的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合作。”张波说。

“这些都是中信书店在新消费领域的一些探索,根据用户的需求,去打造无边界的产品和服务。”张波说。

张波说,从集团层面考虑,中信对新零售的布局做了顶层设计,一方面要聚合用户,因为用户在新的消费场景下是核心;一方面要赋能商户,通过中信的财务能力、渠道能力、运作能力帮助麦当劳、中信出版、中信金融,以及其他消费板块的业务去提升效力,让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用户。“聚合用户、赋能商户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难,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张波说,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中信要形成一个大的平台。

中信大平台的顶层设计

这个平台有几个要素,张波说,第一是资本要素,第二是品牌要素,第三是科技要素。“我们在搭建中信云平台,把集团内部、外部的资源都连接到这个平台上。”张波说,为此中信提出三大任务,即做连接、聚用户、生数据,并据此打造未来中信的零售板块。

当然,中信的平台是开放共享的。“中信秉承着开放共享的理念推进‘互联网+转型’战略,目标是做有中信特色的产业互联网,既把外部的资源引进中信,也把中信内部的资源提供给外部。”张波说。

除此之外,中信也在发挥资本方面的优势。“此前,中信多数投的是一些比较大型的公司、比较传统的行业,但这两年我们也开始设立创新基金、孵化基金、成长基金等产品,并按照产业条线陆续设立不同的产业基金,在农业、环保、医疗健康等等领域做新的投资。”张波说,作为互联网+转型战略的重要抓手,中信从去年开始推“中信双创”项目,目前已经有几轮孵化项目。“不仅是中信内部的项目,还包括很多中信外部的项目,只要跟中信大的产业生态能够有机结合,我们都愿意去做投资合作,而且愿意把中信方方面面的资源开放给创新型的企业、创新的团队,帮助他们加快成长。”

“信息化的时代已经过去,数字化的时代刚刚到来。”张波认为,IT 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三化”代表不一样的理念、技术成熟度和业务价值。“信息化”可以理解为“在企业边界范围内去做的事情,包括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完善 ERP、HROA、财务软件等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阶段的鲜明特点在于,它是跨出企业边界的创新,涉及的是“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人之间”以及“人和产品服务之间”的关系。张波把“数字化”的概念总结为——把你的资源提供给别人以及用别人的资源来做自己的业务——这也从理论层面解释了中信云的底层逻辑。

中信集团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产业互联网建设,未来要转型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集团呢?

张波说,我们的设想是打造一个大的产业生态。“这个大的产业生态不光是中信自己来打造,更多希望能够跟各方面的合作伙伴一起去努力,打造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产业大生态,这是中信未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