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来华建厂从去年六月份开始就被传得“八九不离十”,昨天,“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在5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消息”更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许多特斯拉的追随者以及中国商业投资环境的观望者夜不能寐,当然同样辗转反侧的还有一众国产车场的大佬们。

一个原因便是,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外商来华投资建厂需要同中方企业合作运营,且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并且国按照新能源车企的资质需求,则规定了电池需要在国内生产。目前特斯拉的超级电池均在美生产。

不过随着贸易战的谈判——巧合的是我们对该新闻开始追踪时,得到了中兴在美国被特朗普“宽赦”并放出信号愿意缓和事态的一则消息,同时一直悬之未决的高盛收购博思这一跨国并购协议也获得中国商务部的有效推进。(这样联系起来看是否可以视作谈判中常见的双方开始让步的标志)近日关于特斯拉的事情迎来转机,刚过去的四月发改委发布公文表示2018年中国将实现制造业的进一步外资环境开放,最重磅的政策措施当属于——取消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

同时根据新版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对于外资新能源车企的新规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须使用自有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这一负面清单条款被删去,也为特斯拉入华提供了可行性。因此这两点政策相加后,特斯拉有资质在华正式组装整车,这也意味着今日特斯拉正式落户上海浦东成立独资企业之后,特斯拉的中国工厂不远了。

其实,马斯克早听到风声,在5月的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他就表示说:今年四季度前特斯拉将公布第二座超级电池工厂的具体地址,这一工厂将建在中国,而且未来的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也会兼顾汽车制造。这也将该传闻进一步坐实。

特斯拉的下次机会在上海吗?

由于产能严重不足,特斯拉到海外建厂的必要性,早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Musk在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中公开承认:早前强调公司过分追求流水线自动化的方式反噬了产能,这是一个错误并将增加半自动产线应对瓶颈。目前产线最大瓶颈 还是在总装和喷漆线上,预计在 Q2 还会进行一次停工来升级产线。 同时认为,Model 3 对产能爬坡的苛刻要求对供应链造成巨大压力才是产能难以爬坡的“元凶”——Musk 此前放出“豪言”要求所有 零部件供应商能在 6 月 30 日之前实现 24 小时内产出 850 套零部件来证明 Model 3 产能可爬升至 6000 辆/周,当然目前这个数字仅达到了一半的小目标。

如果按照现有自贸区的相关政策支持推动,那么后续特斯拉选择在自贸区内建厂也意味着不需要选择任何合作伙伴,这也意味着此前在特斯拉寻求内地公司合资建厂最为困惑的一个条件——合作的海外厂商必须与中国厂商分享利润和技术以此扶持本国汽车制造业。这点对于一向习惯构建技术壁垒的特斯拉来说是不愿意接受的选择。眼下障碍已清,大可放手一搏。

试想,在这种局面下特斯拉既可以受到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降税优惠和中国的人口红利和人工成本,同时还能不丧失自身的核心电池能源尖端技术,这一步算得上是一石三鸟了。

其次,特斯拉选择在自贸区建厂,虽然在上市销售时仍作为进口产品,交纳进口关税(本地化生产就不需要交纳 25% 的进口关税),在这方面特斯拉很难拿到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不过好处是实现了本地化生产的特斯拉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动车制造成本,还能更靠近中国的零组件供应商,目前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电动车成本比美国市场高 50% 。

2017 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实现了翻倍,超过了20亿美元的里程碑。尽管特斯拉并未公布在中国市场上一共卖出了多少辆车,但是按照平均售价计算,2017年他们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出去的车辆应该超过了2万辆。这个数字在上一年还是一万多。Elon Musk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地化生产能够减低三成成本。国产特斯拉,尤其是国产model 3的可能出现对于特斯拉在中国的生意无疑是巨大利好。

连带来之危机或将浮现

图为去年末特斯拉全球最大的超级充电站正式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丁香国际商业中心开启正式服务的漫改新闻

近两年,定价过高和产能不足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遇到的最大挑战,主要竞争竞争对手 Audi、BWM、Benz 等海外汽车厂商均在中国设有合资品牌和工厂,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政府巨额补贴和支持成为比亚迪、荣威等中国车厂占据领先地位的一大动因。

而如果特斯拉在华生产真正实现价格下探,像是在北京车展首秀的model 3在现有的国行价(RMB 40w,原产为 35,000 美元)基础上再打点折扣,直接对标30万级别的入门级豪华车市场。那对于宝马三系这样的合资厂商制造的高端车型定会造成不小的潜在压力。

或者我们更进一步预言,如果Tesla单独将model 3放在上海工厂内进行组装以押注庞大的中国新兴人群市场(目标是30-40w的入门豪华车),同时放开其产能专供中国市场——根据特斯拉官方早前的规划来看,Model 3最快进入中国市场也要等到2019年。如此一来,特斯拉的国产化推进无疑将获得年轻群体的欢迎,而相反合资品牌的定价空间要突破特斯拉的定价就很难很难。

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说,留给比亚迪们的时间不多了。一个更红的特斯拉正在路上加速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