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总是“危险”与“机会”并存。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巅峰,并且此后长期融入到人们生活。此次疫情也将催化一些行业的沸点,并且长期、稳定、渗透式地发展。

其中,典型的则是互联网医疗。疫情令互联网医疗引来了全民监考,同时也为行业积累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环境。那么,疫情后的互联网医疗是否有望迎来直线上升的高光发展时刻?

疫情大考,互联网医疗的高光时刻

首先,互联网医疗本身就是一个与人们日益便捷化需求相符合的时代性应用,同样也可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相关也有不少政策出台支持互联网的发展。此外,目前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经过了一次洗牌,细分行业的应用成熟,主要包括医疗知识平台,医生助理平台、挂号问诊、医药电商平台、健康管理平台等应用类型;细分领域的巨头出现,且这些领军性企业规模、体量也较大,如声名鹊起的丁香园、拟上市的微医、及已上市的平安好医生等。总之,整个行业的模式与格局已经清晰,这是一个行业成熟化的必备要素。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对于互联网来说,此次疫情是一场成功的市场教育,大大缩短了用户教育的周期。首先,用户行为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给线上平台带来了流量,尤其是线上问诊人数激增。受疫情的影响,为减少医院的交叉感染风险,也旨在安抚满足许多民众对于新冠病毒的自查与忧虑,大量传统医院将医生力量搬到线上,企业端的平台也推出了许多应对举措,并且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流量反馈:

  • 武汉微医互联网医院在上线第1天就开出了近两万单处方。
  • 截止2月28日24时,阿里健康门诊页面累计访问用户达到1000万人,累计在线问诊人数超93万人。京东健康也披露了近期的数据,据悉,至1月26以来,平均日诊两已经达10万左右。
  • 真正迎来了流量大涨的还得看在线医疗平台企业,如平安好医生。疫情期间,其在线问诊实力受到各地政府以及公众的高度认可。平台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疫情防护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
  • 企鹅杏仁平台的线上咨询需求呈现出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达到了整个2019年的最高峰值。

数据中的长势显而易见,以在线问诊为切入点,互联网医疗迎来了一次低成本、高收益的流量爆增机遇。

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不能忽视,此次疫情也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消费心理,许多人今后可能会更加注重个人的健康消费。所以,互联网医疗应用的用户买单意愿将会变得更强,这或许还会给互联网医疗带来新模式的探讨。

当然,一个行业加速与否,政策是非常关键的衡量指标。此次,受疫情影响,为了推广互联网医疗手段,国家卫健委出台了相关文件,多个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将线上医疗纳入医保支付。

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 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等要求,推动“互联网+”医保服务有序落地。同日,成都市医保局联合企业探索医保个账网上支付,旨在令市民在医联互联网医院上看病买药通过医保卡支付,就可实现线上看病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上海、浙江、山东、宁夏等地,均已将在线诊疗试行纳入医保。该政策的出台给互联网医疗用户打了强心针,在这样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在线医疗平台股价大涨,3月3日,阿里健康大涨10.08%,报16.16港元;平安好医生涨2.44%,报77.7港元。

疫情后的互联网医疗是否后劲十足?

天时、地利、人和,互联网医疗是否会迎来一次起飞的机遇?该机遇并不等同于一纵即逝的风口、泡沫,而是有望成为人们基本生活习惯的新常态。或许和网购一样,我们今后有健康问题第一时间会打开手机在线问诊,而不是一股脑地往三甲医院跑。

对此,企鹅杏仁集团CEO王仕锐表示: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诊疗,最大化医疗效能,为疫情防控贡献技术及专业力量,在线诊疗有了更多的用户需求与使用场景,经历此次疫情,线上诊疗将走向普及化,成为患者就医的新选择。

不过,王仕锐强调,由于线上诊疗的能力受限于其在线诊断能力,也受限于线下检验检测的闭环能力,同时也受限于线上远程治疗的服务质量,这几个受限是提示我们:互联网医疗的真正主战场或在基层医疗。所以,互联网医疗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中,需要寻找线上诊疗和基层医疗之间的紧密可操作的关联点。王仕锐认为,线上诊疗依托数据、算法、技术为社区提供远程和基础医疗服务,以家庭医生为联结纽带推动分级诊疗,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力基层医疗的健康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才能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互联网医疗疫情后的发展状况,平安好医生的相关负责人持有比较谨慎的考虑。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已经逐渐从试水探索期过渡到规范发展期。而这期间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中国政府施行医疗改革的决心。可以看到,政策以加速状态给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中国互联网医疗的瓶颈正逐步打开。

但对于疫情过后市场的发展,他表示目前还待观察。其原因是,一方面疫情开始一个月左右,其持续时间和影响深度还未可知。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企业基本上都是提供义诊服务,这段时间产生的新的需求和问诊量在未来是否可以持续,是每一个互联网医疗企业都需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他强调,疫情对于互联网医疗带来的机遇,决不是一句简单的“芝麻开门”就能看到“遍地黄金”,关键的是,如何能够在大潮退去之后,还能保持用户的高活跃度、留存率。

显然,疫情的确带来了流量红利,政策也及时推出了最强辅助,然而总结来说,这些都是客观的优势。互联网医疗是否会顺利起飞,还需要看企业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后劲。如何将疫情期间的用户留下来,转换成高粘性的长期忠实用户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激动之中需要冷静跟进的问题。

不过,可见的是,借着客观红利的推动,企鹅杏仁、平安好医生等从业企业已经做出了新的应对举措,如平安好医生正在与政府展开密切合作,将其在互联网平台运营、在线诊疗服务、人工智能辅助问诊等方面的优势,与各地政府线下医疗资源结合,打造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这种迅速应对的反应速度,让人对互联网医疗接下来的发展颇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