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领域创新加快,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为首的一批高新科技行业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革命性的影响。而在这其中,上海的AI相关企业注册数持续攀升,从2017年初百余家注册迅速发展到2019年底千逾家AI企业落户。其引进的企业类型以及对未来AI行业发展的判断有着可观的分析价值。

截止2019年底,上海拥有AI企业数居全国第二,占全国20.3%,居世界第四。AI领域重点企业1116家,其 中 183 家 规 上 企 业 2018 年 总 规 模 (产 值/收 入) 达 到1339.78亿元。超过三分之一的AI人才集中在上海,居全国第一。

动点科技选取了其中占据行业发展头部具有代表性的375家公司,试图分析上海AI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发展趋势,描绘出上海AI企业的全景图。

上海AI企业应用行业分布概览

上海AI企业分布在哪些行业?统计分析发现,企业服务领域的AI行业最多,达到146家,其次是硬件领域的企业,达到85家。

从成立年份来看,最早的企业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教育机器人公司能力风暴。这家老牌机器人企业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其融资总额达到了6亿元,估值达到了60亿元,在上海AI企业中排到了15名。

AI企业大规模爆发是从2010年开始的,之后成立数量迅速飞升,在2015年左右达到最高峰,这一年,上海成立了63家AI公司,2016年则成立了62家。

 

上海AI企业融资估值分析

统计发现,375家上海AI企业总共融资676.64亿元,总估值1908.38亿元。

从细分行业来看,新车制造和硬件行业融资估值最高,融资总额达到318亿元,估值总额达到503亿元。其次是IT基础设施、黑科技和前沿技术、机器人、无人驾驶和K12教育行业。

上海AI企业中,融资总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1家。分别是:

具体来看,融资估值前十的AI企业分别是蔚来汽车、网宿科技、依图科技、优刻得、七牛云、微鲸科技、禾赛科技、Video++、松鼠AI、深兰。

其中,蔚来汽车的融资总额达到了317.58亿元、估值达到500亿元,排名居首。网宿科技、依图科技、深兰科技、优刻得等估值超百亿的AI企业紧随其后。

上海顶尖AI企业分析

当然,上海在AI领域的崛起,离不开多家行业内巨头的落地。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商汤科技、明略科技、云从科技等一批顶尖AI企业的案例,了解AI的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蔚来汽车

让智能电动车学会成长,助力新能源智慧交通进入AI时代。

蔚来以数据AI和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硬件、软件、服务三大方面,用技术融合和思维融合,对智能电动汽车不断迭代更新,让智能电动车能够“不断成长”,成为业内首开先河的电动车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创造者。不论是新车主还是老车主,都能同步享受到所有的新功能和新体验。

依图科技

依图的研发团队坚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科学研究,致力于全面解决机器看、听、理解的根本问题。团队有着高效的研发能力。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依图团队快速推出了行业首款智能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AI影像产品在多家定点收治医院上线,驰援疫情防控一线。

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在多个领域实现研究的突破,包括:面向目标检测的深度网络基础算子、基于插值卷积的点云处理主干网络、面向AR/VR场景的人体感知与生成、面向全场景理解的多模态分析等。2019年8月,商汤集团中国总部暨全球研发总部落户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内商汤科技大厦,上海市政府将与商汤集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商汤科技计划未来5年内投资60亿。

明略科技

明略科技在智能领域已深耕多年,为各省的公安系统、税务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政府机关提供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业loT、金融监管等领域的智能化方案设计和落地。2019年8月,明略科技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五年内投资30亿元,瞄准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民生发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大方向,聚焦公安管理、轨道交通等十大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业务在上海全面落地。

云从科技

2019年8月,云从科技正式落户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云从科技打造核心技术闭环,集合感知、认知与决策技术,核心技术为国内首发“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

目前,云从科技已经是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第一大供应商,全国50多家银行已采用公司产品;在安防领域,公司产品已在22个省上线实战,为包括北京西站、博鳌亚洲论坛、2017金砖国家峰会、边疆地区等安防出力,获得公安部高度认可,引领了公安行业战法的变革;在民航领域,产品已覆盖80%的枢纽机场。

上海AI相关政策分析

为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上海提出了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并发布了一系列支持鼓励发展人工智能的政策措施。并且围绕人才队伍、数据资源、技术创新等重点,推出22条细则,为相关人才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

上海市积极创新,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重点领域逐步建立风险评估和法治监管体系,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形成人工智能治理的“上海模式”,其可以用“1+3+8+8”概括,即:1个基金、3个研究院、8个AI创新平台和8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

1个基金

1个基金为“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基金首期目标规模人民币100亿元,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作体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最终形成1000亿级基金群。

3个研究院

包括市经信委和亚马逊联合揭牌“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

徐汇区政府、微软公司和仪电集团合作签署“微软上海研究院暨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长宁区政府和科大讯飞联合揭牌“科大讯飞(上海)人工智能及脑科学研究院”。

8个AI创新平台

包括市经信委和京东集团合作签署“京东智能城市平台”

徐汇区政府和腾讯公司合作签署“腾讯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青浦区政府和华为公司合作签署“华为人工智能云平台”

普陀区政府和电科所合作签署“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中控集团、北德车辆、天融信公司、SGS和上海控安合作签署“基于人工智能的工控安全服务平台”

松江区政府和中科院神经所合作签署“G60脑智科创基地”

闵行区政府和达闼科技合作签署“智能产业先行示范基地”,

闵行区政府、上海交大、博康集团和临港集团合作签署“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发与转化平台”。

8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

包括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安谋科技合作签署“安谋科技人工智能总部”,

浦东新区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签署“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

徐汇区政府和商汤科技合作签署“商汤上海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原型机研发项目”,

静安区政府和小鹏汽车合作签署“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研究中心”,

杨浦区政府和百度公司合作签署“百度(上海)创新中心”,

宝山区政府和ULSee优维视合作签署“优维视全球创新研发中心”,

复旦光华临港和麻省理工ILP合作签署“复旦长三角机器智能创新中心”

七牛云和复旦大学合作签署“复旦-七牛深度学习联合实验室”。

AI未来的发展趋势

AI行业将迎来第三次发展浪潮,通过对上文列举的几家头部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到下一个阶段,AI发展的重心将会围绕两个方向进行展开。

数据分析层面上,AI将会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进行演进,结合人脑的推理工程,通过建立大规模图神经网络解决复杂的阅读理解问题和少样本的知识图谱推理问题,协同结构化的推理过程和非结构化的语义理解。

底层数据存储和处理层面上,计算存储一体化突破AI算力瓶颈,通过芯片设计、集成、封装,拉进存储单元与计算单元的距离,增加带宽,降低数据搬运的代价,缓解由于数据搬运产生的瓶颈,并逐步向实现器件进化为既是存储单元又是计算单元的方向进行演进。

通过对上海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到只要有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加上科学严谨的具体管理办法的推进、产业园区配套、高校人才力量聚集等各个方面的配套资源,高科技产业是能够实现较短时间内有方向有规划的进行迁移和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