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无界,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进程。这里,动点出海将和大家一起回顾上周(2022.01.10-2022.01.16)我们都见证了哪些海外科技创业事件发生。
对印度的创投领域来说,今年这里或许依然并不会那么简单。
上周,印度创投领域迎来了其2022年的首家独角兽企业——LEAD。表面意义上来看,这是一家专注K-12群体的教育科技初创公司,但从其身份上来说,LEAD已然成为了印度在线教育领域中的第六家独角兽(这一数字在2018年时仅为1家)。当然,更不用说那些排在身后的“半角兽”公司们。要知道,在过去一年间,面对该地区创投领域380亿美元的总融资规模,印度教育科技领域更是以141笔共计57.8亿美元的数量占据了所有领域融资规模之最。而在此之中,绝不会是仅仅只有LEAD一家企业能够加入到这个十亿美元俱乐部。
于此,不难发现,尽管印度有着高达2.5亿规模的学生群体,随着其中头部选手身影的不断涌现,这其中的竞争势必将变得更加激烈。不过,这种激烈的状态却不会仅仅只体现在市场中的这些商业参与者身上。如本栏目此前指出,尽管印度已然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以及成为拥有超6亿互联网用户、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大国,根据一项来自当地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因为缺少智能手机、多个同胞之间共享一部智能手机、在线学习Apps上手难等原因,近60%的学生无法正常使用在线教育的方式上课。
显然,这是一副相当值得关注的景象。一方面,印度的教育科技领域在不断加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其中的主要受众却也在更加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让我们先把那些尚未得到开发的潜力用户放到一边,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已经被在线教育模式所覆盖的群体想必会在很大一部分上继续被其他选手所覆盖。那么从此出发,这类群体对于时间的使用也显然是一种有限的状态——面对这种不断增长的需要被使用的需求,尽管这可能不是一种出于主动的选择,以及,尽管大家都在提到使用后的学习效果提升率,在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上,他们似乎都有了更多要去考虑的内容。
也或者说,也许这就是教育科技的一种特质——毕竟学习就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并且在得到商业模式的加成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后会显得更为如此。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本次正题。
是黄金十年下的东南亚,也是汇聚中美创新的十字路口丨BEYOND观点:过去一年中,超过20家的新增独角兽企业使得东南亚创投生态变得格外值得关注。然而在1万亿美元规模的数字经济市场面前,这也仅仅只是该地区在“数字十年”的进程下的众多精彩缩影之一。
自疫情爆发以来,东南亚地区的数字消费者呈现出了6000万的增幅,使得其总规模达到了4.4亿。基于这一表现,当地初创公司也进一步发掘出了该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并将这一可能性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业界人士表示,由于全球资本的大量流入,东南亚初创企业的估值已经变得 “不合常理(irrational)” 。但如果我们结合东南亚创投领域此前的发展历程,并不难发现,这种“不合常理”所代表的并非是一种“狂热”的趋势。相反,它所体现的正是东南亚企业在估值方面的正常回归。
如500 Startups SEA管理合伙人 Vishal Harnal所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资本对这一生态系统关注度的不足,东南亚公司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大量资本退出活动的出现还是众多势头的迸发,东南亚仍然只是在向合理区间回归。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这种增长是健康的。而这时,面对这一“合理”趋势,如何把握其中的机遇也就成为了所有东南亚科创生态参与者所要直面的一大挑战。
获同领域规模最大融资后,这家印尼“专业摸鱼”公司也希望到中国继续发展:众所周知,鱼是人类的好朋友。尤其是在工作时刻中,摸一摸鱼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而随着“摸鱼”成为一种产业,它所能带来的提升可能也就变得更多——作为一家为“摸鱼”而生的公司,eFishery自然也有着这种潜力。
成立于2013年的eFishery是一个专注于为水产养殖群体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综合平台。从养殖技术到饲养培育再到融资借贷以及采购销售,eFishery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
eFisher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ibran Huzaifah称,通过其喂养技术,渔民的生产能力能得到26%的提升,而后者还可以通过对劳动时间和劳动力成本的节约获得30%的饲养效率优化。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就其对于产业链下游的整合方案而言,“通过eFresh,我们将农民与买家联系了起来···作为结果,eFresh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这些群体的运营成本,并使水产养殖户的收入增加了45%。”
2022年,老虎基金在印度的首笔投资给了一家帮打工人解决“钱不够花”问题的公司:就业务模式而言,Refyne是一个相当具有当地特色的企业。因为在印度,有数据指出,超80%的打工人会在下个月的工资发放之前遇到财务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工资还没到手钱就不够花了)。Refyne则精准地瞄准了这一痛点,并从2020年开启了其“Earned Wage Access(EWA,随赚随取)”的创业历程。
据了解,通过Refyne的平台,员工可以实时了解其工资进度,并且可以选择随时取出相应的部分,而不必等到发薪日时一起结算获取。Refyne称,目前已同150多家公司展开了合作,为超70万的员工提供了相应服务,包括Cars24、Acko、Rebel Foods等独角兽企业也在其客户之列。此外,Refyne也表示,其交易用户群体已经呈现了68倍的增长,且该平台也创下了交易量在十个月内实现165倍增长的记录。而Refyne更是指出,希望在未来一年内将其服务员工数量提升至300万规模。
还要卷多久?印度教育科技领域又出现一家独角兽:把时间退回到四年前,彼时,印度教育科技领域只有Byju’s一家独角兽企业(这位老哥我们稍后细说)。直到两年后的2020年,在软银(依然稍后细说)的领投下,Unacademy才得以打破这一“垄断”局面。而到了去年,这一数字则又随着Emeritus(软银参与了其独角兽轮的领投)、upGrad以及Vedantu的加入呈现翻倍增长。随着2022年的到来,这场属于印度教育科技领域的“内卷战争”或许还将走向一个更加激烈的局面。
动点出海获悉,印度教育科技初创公司LEAD(前身为LEAD School)已于近日表示完成一轮1亿美元的E轮融资。融资后,LEAD的估值达到11亿美元,以此成为了印度迄今的第六家、以及今年以来的首家新晋独角兽企业。
Gobi Partners参与东南亚数字银行Crowdo 800万新币过桥融资领投:成立于2017年的Crowdo是一家以ESG为导向的数字银行,专注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Crowdo的总部设在新加坡,但该公司也获得了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颁发的数字借贷方面的全权许可。此外,Crowdo也在马来西亚证券监管机构SC完成了相关注册。据介绍,一方面,Crowdo可以通过其平台协助中小企业将其业务进行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自身生产力效率。另一方面,该公司也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更好的获取融资及银行产品。
Thrasio正带着5亿美元投资预算冲向印度市场,但它却并不孤单:在去年10月份我栏目对Thrasio收购印度耐用消费品电商品牌Lifelong Online的报道中,笔者曾指出,这笔预计为1到1.5亿美元收购的到来也伴随着Thrasio对印度市场进行高达5亿美元投资的传言。现在,这一传言已然得到了Thrasio的肯定。
近日,Thrasio首席执行官Carlos Cashman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推进这一计划,因为“从长远来看,印度将成为一个重要市场。”
据悉,就该公司对Lifelong Online的收购事宜而言,尽管收购尚未结束,目前,Thrasio已经为其支付了1.5到2亿美元的资金,且后者已经更名为Lifelong, a Thrasio company。此外,作为收购结果的一部分,Lifelong的联合创始人Bharat Kalia将会领导Thrasio在印度的运营——如笔者在当时曾指出,收购完成后,Thrasio将通过Lifelong建立并运营其印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