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ll Shen

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一家名为Nullmax纽劢科技的初创公司以其创新的软硬件集成套件,成为了行业新星。这家公司由两位前特斯拉工程师徐雷和宋新雨于2016年共同创立,他们利用在特斯拉积累的丰富自动驾驶技术经验,推动了Nullmax的快速发展。

Nullmax最新推出的自动驾驶套件,以其较低的用户成本——仅需数千元人民币,以及先进的技术性能,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套件不仅能够使汽车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实现自主导航,还能执行变道等高级操作,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

与众不同的是,Nullmax的自动驾驶系统宣称无需依赖地图和激光雷达,便能在城市场景中自主运行。这一技术的实现,依赖于公司开发的先进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实现从A点到B点的无缝导航。首席执行官徐雷在上海对记者表示,这种成本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使得Nullmax的系统在中国市场与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软件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Nullmax的技术路线与特斯拉相似,采用“纯视觉”和“端到端”的方法,依赖深度神经网络和摄像头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其系统配备了7-11个摄像头的硬件,以及每秒能处理约100万亿次操作(TOPS)的计算平台,能够处理从高速公路入口到出口的全程操控,并通过建筑区。

徐雷预计,搭载这项技术的汽车型号将在2025年上市。与此同时,动点科技记者了解到,Nullmax一直在与国内汽车制造商如上汽和奇瑞合作,开发更先进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ADAS)。此外,由Nullmax技术驱动的汽车已经累计行驶了1000万公里,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也显示了其成熟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ADAS系统的性能,Nullmax正在通过AI生成的数据进行模拟训练,以实现城市街道上的点对点导航。这一过程中,实际驾驶数据的积累至关重要,而公司正通过模拟训练来弥补这一需求。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如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的引领,整个行业正在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设计转向“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方法。这一转变也得到了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积极响应,他们通过与科技巨头如华为、英伟达,以及初创独角兽公司如地平线机器人和Momenta的合作,共同挖掘人工智能的潜力。

英伟达汽车副总裁吴新宙在年度开发者大会GTC上强调了端到端模型的重要性,并指出自动驾驶汽车的AI堆栈将在云端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英伟达推出的“Omniverse Replicator”系统,正是为了促进这一过程。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制造商,包括比亚迪和蔚来,正在其DRIVE Orin计算机上构建ADAS,每台计算机提供254 TOPS的性能,显示出行业对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需求。

Nullmax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对自动驾驶领域未来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