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早报》援引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东南亚的犯罪网络滥用即时通信应用Telegram,来转售失窃的个人资料、买卖各种造假软件和为见不得光的业务打广告等犯罪行为。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表的报告称,黑客入侵取得的数据如信用卡资料、密码和浏览器历史记录等,被人在Telegram上公开买卖。

用于网络犯罪的工具如深伪(Deepfake)软件、窃取数据的恶意软件等也在平台上销售,一些人则在平台上打广告,提供以加密货币交易洗黑钱的服务。

报告称:“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地下数据市场正在转向Telegram,服务供应商正把目标对准东南亚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

报告也进一步指出,东南亚犯罪集团赚取的巨额利润迫使他们进行创新,他们已将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如恶意软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深伪,融入到日常运营中。

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表示,已确定10多家深伪软件服务供应商专门针对东南亚的网络欺诈犯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