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购物在新加坡已成常态。
根据Airwallex联合Statista发布的最新研究,近七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每月至少会进行一次跨境购物,而高达98%的人表示已经习惯于在海外网站或平台上下单,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跨境购物的主要目的地涵盖亚太周边国家、美国和欧洲,购买品类以时尚(75%)、护肤品(60%)、电子产品(56%)和食品饮料(49%)为主。消费路径高度平台化,87%的消费者通常通过亚马逊、Lazada、Shopee、淘宝等平台完成交易。
这类行为不仅仅是出于价格考虑,更多反映了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细节的关注。97%的受访者表示,只有在运费合理、费用透明时才会决定下单。96%的人希望在结账时能使用熟悉的支付方式。相比促销噱头,这类具体可感的因素才是真正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
支付流程的设计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感的判断。调查显示,97%的用户重视结账费用是否清晰,94%看重移动端操作是否流畅。此外,近一半消费者表示,如果在付款环节被跳转到其他页面,会降低他们完成支付的意愿。
在支付方式选择上,新加坡消费者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尽管信用卡仍为主流(71%),超过一半的用户也使用Apple Pay、Google Pay或GrabPay等数字钱包。同时,“先买后付”(BNPL)模式在电子产品、时尚、美妆等高客单价品类中使用比例持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93%的受访者会围绕双11、双12、黑五、农历新年和开斋节等促销节点提前规划购物计划。这也意味着,平台和品牌能结合本地节奏进行内容和优惠设计,有望更有效地与消费者建立连接。
整体来看,新加坡消费者在跨境购物中的表现呈现出全球化、数字化与理性并重的特征。他们不仅关注商品本身,更看重从浏览到支付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顺畅、安全、可信。对希望拓展该市场的商家来说,赢得这部分用户的关键,或许不在价格高低,而在体验细节是否经得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