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 Chan (博士) 2011年在南加州大学获取生医工程博士学位(USC),此前曾获得三门学科的硕士学位,包括:生医工程,电气工程和航天航空工程。学习期间,在Theodore W. Berger教授带领的神经工程学实验室参与了利用神经修复术对神经元损伤类的病症(如老年痴呆症)上的应用相关的研究和开发项目。

 

Rosa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任职助理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制约的动物神经系统的数学模型。在2003年她在香港中文大学(CUHK)的自动化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并辅修计算机科学。毕业后留校一年,在Wen J. Li博士带领的微型和纳米系统中心进行利用介电电泳力操纵碳纳米管的研究。

 

Rosa于2004年获得裘槎奖学金和尤德爵士纪念基金海外留学奖学金 。在2010年的夏天,她被授予谷歌奖学金,参加座落于美国NASA AMES的奇点大学的Graduate Studies Program (GSP)。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期间,她访问了纽约大学(美国),九州大学(日本),以及海峡大学(土耳其),她在那里学习和/或研究了电脑动画和视觉效果,为航天应用的微流体,以及生物复杂性。

 

专访实录:

 

你的教育背景覆盖面比较广:本科学历是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然后你在南加州大学拿了三个学科的硕士学位,其中生医工程作为你深造博士学位的学科。大部分人一生可能只会专注一个学科。你可否讲一下你的动力来源?

 

Rosa:我小时候就对机器人感兴趣,可能是看和机器人相关的动漫比较多吧。所以在大学选专业时就选择了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大学后留校一年,和教授一起做了一个项目。我的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传感器 。后来得了一个奖学金,到南加州大学读博士,当时挑选了两个方向:生医工程和航天航空工程。至于会拿三个不同学科得硕士学位,主要源于个人学习兴趣和美国教育系统给予学生的空间。因为我在香港拿到的是本科学位,所以到南加州大学时就选择了硕博连读的课程。之后我通过了这三个学科所要求的课程的考试,所以就拿到三个硕士学位。这三个学科其实都为我后来在生物工程上深造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航天航空工程是纯粹出于我的兴趣。所以在拿到硕士学位后就没有继续深造下去。在学习生医工程时,我第一次接触到神经网络的知识,并且非常感兴趣。所以就在读博士时继续深造下去。

 

你认为你的家庭背景和小时候的教育对你后来的专业方向的选择有没有影响?

 

Rosa:虽然我小时候对机器人很感兴趣,但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并没有对机器人有接触。中学时我上的是女校。可想而知,喜欢工科的女生其实很少。在我小时候,电脑也不象现在这么普遍。我是在上大学后才正式开始学习编程的。所以我觉得我的家庭和小学,中学对我的专业选择并没有目的性的培养。但我觉得我的家庭给予了我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

 

 

据我所知,你在南加州大学做的一个项目中需要在老鼠上采集神经元的信号,然后进行分析。可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目的?

 

Rosa:这其实是和神经修复术(NeuralProsthesis)对神经元损伤类的病症上的应用相关。老年痴呆症就是这类病症中的典型例子。人类的记忆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是需要经过海马体神经元的传输。患了老年痴呆症人典型的病因就是海马体神经元受到损伤。南加州大学的TheodoreW. Berger教授提出的治疗方案就是利用神经修复术来更换受损的海马体神经元。而要做到修复神经元,第一步就是要采集现有神经元的信号,对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软硬件结合来模拟它的信号处理功能。这是一个还在继续研究的项目。

 

可否讲解一下采集神经元的信号的方法?

 

Rosa:我们可以借助Matrix这部电影来帮助大家想象这个采集的方法。因为需要定位到海马体的神经元来采集信号,所以采用的方法是属于invasive的类型。我们在老鼠的头盖骨上开一个很小的洞,把电极放到海马体的部位。这样就能采集到经过海马体的神经元的信号。

 

这个项目进行到什么样的阶段呢?

 

Rosa:我们已经能够在老鼠上准确的采集到海马体神经元的信号。我在南加州大学的博士项目就是对它的信号处理功能进行分析,并且用软件来模拟这个功能。在离开南加州大学我已经完成了这个软件模拟程序。现在他们准备在猴子上进行同样的实验。估计大概15年后就能够达到一个完整的可实现的解决方案。

 

你现在在香港城市大学任职助理教授。可以介绍一下你目前的研究项目吗?

 

Rosa:我现在的方向基本上是延续生医工程。除了和南加州大学继续合作跟进神经修复术的研究课题外,我正在进行的有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是关于EEG (脑电波)在教育心理学上的应用,另一个是医学数据挖掘。

 

你在2010年参加了奇点大学的GSP课程。可否讲述一下你是怎么被奇点大学挑选的呢?

 

Rosa: 奇点大学在官方网站上有公开的申请表。此外据我所知他们还有国家或地区性质的公开选拔赛。这两个渠道的筛选过程不太一样。我当时还在南加州大学读博士。我就直接填写了官方网站上的申请表。填写时详细讲述了我的履历,目前的工作,和对未来事业发展的计划。

 

你认为参加GSP课程对你后来的事业发展的帮助是什么?

 

Rosa:GSP是鼓励利用科学和技术来为社会造成广泛的正面的影响。其次,他们要传播把新科技和硅谷的精益创业相结合这样的一种创业文化 。我认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事业计划都是比较保守的。奇点大学鼓励敢想敢做的思维方式。 但在奇点大学,我认识到不少在科技上做研究的同行,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深受鼓励。我现在做的项目在科技上都是比较尖端,在以前不太敢去发展的。

 

[本文作者为梁伊晴博士 。她在2012年4月成为美国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在中国区的Global Impact Competition的得奖者。受Ballie Gifford的资助,到SU坐落于NASA的培训中心参加为期10个星期的Graduate Studi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