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主题为“Relaunch 刷新”的第二届科技向善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在发言中表示,无论对中国互联网还是腾讯来说,2018年不是一个年份,而是一种状态——是巨大变革来临前,面临各种矛盾和冲突,要想办法克服、解决,要集结各方的智慧,请全社会努力解决的一种状态。
2018年,互联网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出了特别多问题,包括监管的、用户的还有产品本身的。郭凯天认为除了技术从业者需保持高度警醒、自省之外,更需要相信。站在互联网发展20年之际,郭凯天认为,人类有能力和智慧去驾驭和控制这次技术革命。
“任何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都是人内心的问题。人最终的善良、社会对善良的追求,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光明和美好的追求。”郭凯天表示,“人类的诉求不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更黑暗,而是更光明、更自由、更强大。所以我们要相信科技向善,也要相信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用户、监管机构乃至整个社会是有能力把互联网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的。”
今年的论坛上,议题再次升级,嘉宾们围绕着互联网与中国经济、互联网与中国社会、数字治理、数字时代的亲子关系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呼吁每一位互联网从业者、互联网思考着和用户一起刷新认知、达成共识、促成行动,为互联网行业的再出发提供了全新的意识路线图。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邱泽奇在会上发表题为《互联网应用与中国社会二十年》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社会的数字化是互联网发展二十年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变化。”邱泽奇指出,中国向数字化和平台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新的社会治理的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着万物高度互联和网络化,以及社会行动与实践数字关系化,社会的脆弱性也空前凸显,因为任意数字关系的断裂,都可能产生涌现效应。
这就需要刷新我们关于社会运行、社会秩序和社会治理的认知,顺应中国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尽快实现社会规则的建立从精英共识迈向大众共识,社会秩序的建立从权威管制迈向多主体共治,社会福利的供给从依赖独角兽到迈向生态繁荣,进而建立一个人们充分互信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数字社会。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李刚则围绕数字经济的定义和量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数字经济的贡献/价值来源问题,也即技术如何转化成价值,以及如何衡量这些价值。他认为从消费端来看,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形态数字经济的出现,使得原来消费者被压抑的需求得以更有效的释放,从而从需求端拉动了经济增长;而从生产端来说,局部市场从来都是错配、大部分时间供给不足,而产业互联网、数字化生产及数字经济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不良生产率,提升了有效产出,减少了错配。
科技向善是腾讯研究院在2018年初提出的理念,希望通过多方对话、研究和行动来探讨如何用科技来缓解数字化社会的阵痛。2018年1月的首届论坛上,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先生号召科技同行与政府、学术界、公众一 起携手,直面数字社会出现的一些新的复杂命题,寻求共识与解决方案。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此次活动中表示,大企业比创业者更有资源,也更应该去做引领性的事情。“科技向善应是得到全社会认同的理念和平台。我们希望用科技向善的理念,进一步团结更多的研究者、更多同行、产品经理以及技术工程人员。”司晓说,“从业者们在用技术、用商业化的思维去做产品的时候,也能够建立一个向善的理念,共同用技术造福人类和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