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对爱是位于杭州的一家婚恋网站,2011年8月上线。在2013年之前,它在线上婚恋市场中一直处于追赶者角色。

 

2013年1月17日登录微信平台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爱就获得了近10万订阅用户,其联合创始人郑志诚甚至称“微信拯救了对爱”。关于对爱在微信平台的玩法可参见我们之前的首发报道

 

下面的文章即来自郑志诚,分享了他们在微信平台的经验和收获。

 

先入为主

 

对爱从2011年8月开始,已经努力了一年半时间,中间历经网站、开放平台、APP三个终端,虽然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做得很辛苦,一直跟在先行者后面苦苦追赶。

 

而直到微信对爱推出之后,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当先行者的好处。具体来说,一个平台上的先行者能在四个方面占到不小的便宜:

 

1)媒体报道:自从对爱公众账号推出之后,我们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获得了动点科技、36kr、雷锋网、凤凰科技等32家新老媒体的报道,这比我们之前一年半时间获得报道次数都多。

 

2)用户增长:受益于媒体的广泛报道和交友需求的刚性。微信对爱上线第一周,微信粉丝即突破两万。每天用户发过来几万条信息,最高一天用户增长近万,一度还因为粉丝增长异常被微信封号。

 

3)品牌传播:在我们的努力和众多朋友的支持下,对爱已经初步树立起微信交友应用中的佼佼者地位,相信后面会对我们争取到微信平台的资源扶持有所助力。

 

4)融资助益:在我们推出微信对爱之前,鲜有投资人问津,但光上周就有7名投资人找上门来,比过去一年加起来还多。

 

这里想分享的经验就是“先入为主”,先是天时,主是地利,如果再能争取到平台的资源扶持,那就是人和。在一个新兴平台上创业的好处在于,能通过先行进入,将天时转化为地利,然后就能积累更多的资源以将地利转化为人和,而当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时候,你想不成功都难。

 

从我们自己的案例想开去,以后Wechat App Store上,会不会出现微信版的世纪佳缘、大众点评、知乎乃至微信版的口袋购物、墨迹天气、唱吧等等呢?

 

我们觉得非常有可能,因为用户在这里,需求就在这里,需求还未得到满足,创业者的机会就在这里。

 

靠产品说话

 

机会在这里,但是能不能把握住,还要靠产品说话。

 

如果只是把现有网站或应用照搬过来,一点机会也没有,因为之前的东西是反微信平台特性的。比如说,微信平台很大的一个特点是用户输入手段很丰富,但应用输出手段相对单一,用户输入的可以是表情、图片、视频、位置、语音等等,但我们回复给用户却只能是图文等,这跟网页和应用恰恰相反。

 

微信平台的特性有很多,如果不能对这些特性善加利用,肯定会重蹈平台变革期一些巨头的覆辙。以腾讯自己为例子,手机QQ的没落,是因为它在用网页的思维做手机应用。举个简单的细节,手机QQ的导航最初是在上部,有那么好几次,我就为了点那个导航而致使手机掉在了地上。每当此时,我就暗暗咒骂这样逆天的产品不被淘汰,简直是天理不容!后面也确实如此。

 

你是不是准备用网页端的思维去把握微信中的新机会?还是准备用手机APP的思维去把握?抑或是让我们的产品去适应微信平台的特性,以求得新生?

 

关于推广

 

目前微信对推广的限制很大,所以在清晰的规则推出之前我们也不敢贸然行动。推广主要靠媒体报道,有几点可以借鉴:

 

1)首先要瞄准一个刚性需求。不然即使侥幸获得媒体报道,用户接受度也不会很高,或者新鲜度一过,用户来了又去,留下你空欢喜一场。

 

2)做出特色出来。如果没有特色,即使做出来也很难有媒体报道,说服媒体报道的过程,也是说服用户使用你产品的预演。

 

3)如果实在没什么特色,也可以抄下近路,比如申请到微信在内测接口,骑行西藏、猎聘秘书等等就是抢了这个先机。这需要你先了解微信的最新消息,这里推荐管鹏的玩转微信和青龙老贼的Z_talk。

 

最后分享下我们对微信平台的揣测,先让开发者在上面自生自灭,然后去扶持其中的剩者!

 

这种揣测来自于我们在腾讯网页端开放平台的经验。我们之前在QQ空间、朋友网和Q+开发过应用,虽然进入的晚,失了先机,但仍然在去年年底凭借捉婚这款应用,获得了腾讯开放平台优秀应用单项奖。腾讯的奖励是价值20万元的广告资源,可见扶持的力度!

 

这对微信创业者的启示在于,现阶段的关注点应该放在打磨产品上,虽然积累粉丝很难,但这个做加法的过程,只要能坚持下来,迟早能等到推广渠道放开和微信资源扶持的阶段,到那时就能进入做乘法的高速成长阶段。

 

——————

 

PS:动点科技微信公众账号,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搜索"动点科技"、"technode”。我们会每天精选创业文章与大家分享,也欢迎通过微信平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