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的投入已达300亿至400亿美元,但最新一份MIT报告显示,95%的组织并未从中获得任何回报。
报告指出,只有约5%的AI试点项目真正转化为可观收益,其余大多未对公司利润产生可衡量的影响。多数企业已尝试部署ChatGPT、Copilot等工具,超过八成进行过探索或测试,近四成已经落地应用。然而,这些工具更多体现在提升个人效率,而非带动整体营收。
研究分析称,AI整合难以产生实效的原因在于“流程脆弱、缺乏上下文学习能力、与日常运营脱节”。当前的生成式AI系统并不能像人类一样持续改进,大多数缺乏反馈记忆、情境适应与迭代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同时指出,短期内生成式AI大规模取代人力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在未来几年里,其对组织的作用更多体现在降低外部成本,而不是推动内部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