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iWeekend向人们展示了北京的创业氛围有多么浓烈。所有的创意都各不相同,虽然有些并不是科技领域,但是,创业精神都是一样的!

这次,在观众和创业导师投票中胜出的是“我来也”。由LeBin主导的这个产品是一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移动应用,可以让用户积累他们在假期当中的点点滴滴,比如照片、评论、博客、微博和旅游小贴士等,以便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这个创意与在四月份的iWeekend中由Alex Su带来的创意很类似。Alex Su是TukeQ(之前叫做Toureet)的联合创始人,现在TukeQ正在创新工厂进行孵化。“我来也”的区别在于,它旨在分享你的经历和旅游贴士,而TukeQ则是根据旅游贴士来帮助人们规划旅途。

 

 

 

 

 

 

 

 

 

 

 

 

 

 

 

 

 

所有的团队都很有凝聚力,在经验丰富的顾问们的帮助下,又对各自的创意做了进一些的修改。

2号团队:起步动力

考虑到有九成的创业企业都很难熬过五年,这个团队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通过一个在线平台帮助它们找到并解决自身的弱点。创业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问题,并且从创业社区、专家和投资者那里得到反馈和意见。

他们盈利的主要渠道是平台上的广告栏,这些广告是比如服务器托管、市场推广等创业企业需要的资源。起步动力计划将来转变成为一个孵化器,帮助创业企业和专业顾问在其生态系统中进行交互。这个产品的基本框架让我想起了Start-up Genome,这个产品让创业企业间进行相互评测,并相互学习。

3号团队:INpeople

在INpeople中,人们通过输入自己的基本信息,找到志同道合以及有趣的人。这个产品旨在填补通用类SNS(比如Facebook、人人网)与专业类的SNS(比如Linkedin)之间的空白。这个应用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资料,包括你的风格、行为、位置和受教育程度等等,了解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料想,越国际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愿意使用这个应用。他们计划通过定向广告来获取利润。

4号团队:Zen Garden

这个团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建立一个可以让人们休息和调整的旅游胜地。理想的地点在乡村、山区或者森林里。他们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如何开始这个项目。要知道,建造一个景点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周密计划与资源。

5号团队:吃有谱

这个创意最开始是打算针对用户的健康状况定制相应的水果快递服务,然后又演变为一个一站式的健康网站,为人们提供有关食物、运动和维生素补充的健康知识。用户可以在网站中交流,推荐健康的食谱等等。目标人群是繁忙的女性白领,她们一般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外表和健康。他们计划通过广告盈利。

团队比创意更重要

团队比创意更重要,这一点一直被活动现场的顾问们反复强调着。行动,远比那些看上去花哨却很容易消逝的想法重要得多。我自己也曾经参加过一次iWeekend,在这里我要祝所有的队伍好运,即使是那些没能晋级的队伍。再接再厉,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