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遇到2件小事情,让我对儿童教育类APP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件是,舅舅家的小孩子只要一拿到iPad,立刻就会安静下来,不用大人照看,自己一个人能玩很长时间。我凑上去看了看,他在玩的也就是一些识图、识数的小游戏。仔细想想,没有哪类APP能够有这么高的用户关注度,甚至是沉溺。
另一件事情则是,姑姑家的小孩看到了对方在玩的iPad,马上就缠着父母要买。第二天,她的父母就带着她在苹果经销商处买了一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中国的父母总是“不差钱”的。所以,做付费的儿童教育类APP,是完全可行的商业模式。
去年底,我们曾经介绍过才稚网络。那时,他们还在究竟是做儿童教育APP,还是成人APP的路线问题上摇摆。年后再次见面,他们告诉我说,已经明确了方向,并且在接下来的半年内要做到国内儿童教育类APP开发的第一。
从技术上看,开发这样一款APP并不难。所以我一直在想,做这类APP的门槛在哪里,怎样才能做到第一?
1、教育资源
儿童教育APP表面是一款小游戏或小应用,其背后则是对儿童成长所需的能力和知识点的外化。对于搞技术或者互联网的人来说,这些并非强项。才稚网络的做法是,引入国内知名的早教领域的合伙人,由他来负责整个体系的架构,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开发。
2、推广&品牌
产品做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推广。才稚目前的打法是,靠量。因为儿童教育类APP的特殊性,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和能力推出系列产品。目前才稚已经推出了38款APP,计划以每月20-30款的速度增加,到今年二季度总量达到100款,“垄断”苹果商店儿童教育类APP榜单。另外,这种多产品体系,还可以在内部进行交叉营销。
目前才稚旗下产品的装机量在50万左右,每天有1万次的下载。随着产品的陆续上线,这些数字还会上升。他们预计,到今年一季度会达到100万装机量,二季度月收入10万元,基本收支平衡,三季度装机量500万,四季度月收入50万。
推广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教育领域,是有很强的品牌概念的,父母总希望给小孩子最好的,比如日本的巧虎,基本已经成为传统早教市场的垄断者。品牌一旦建立,将会成为后来者的最大的竞争门槛。
才稚现在遇到的,是资金问题。从去年12月产品批量登陆苹果商店之后,部分付费APP已经给才稚网络带来了收入,但不足以平衡开支。
在达到收支平衡之前,他们需要资金来开发和运营。“不想因为短期的资金短缺,让这个项目夭折”,才稚CEO陶源说。目前他们一方面向政府申请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也在寻找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