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的公关很“强悍”,这一点在媒体和公关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下面的文字无意于褒贬,只是通过双11报道现场,我们亲身体验的一些很小的侧面,来将这支传说中的团队具象化,看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记者团

 

对淘宝来说,双11无疑是一场重要的活动,要想有大规模的报道效果,第一步是邀请大量的媒体。

 

双11报道的临时媒体中心被安排在杭州天猫总部的华星时代大厦三楼。一间大会议室里四列一字排开的长桌,每列长桌两侧面对面放满了椅子。从11月10日晚上10点左右开始,从全国各地飞来的各家媒体的记者们就陆续汇聚在这里。

 

从当天的情况来看,这一间会议室里容纳了近百名媒体记者,置身其中,可以说是声势浩大。

 

 

再来看看配备,每个位子上,都提供一根网线,同时现场也覆盖了无线网络。对于媒体而言,网络是报道中最最重要的东西。

 

另外,在这百家媒体的背后,显然会有大量的接待工作,据说天猫周围5公里的酒店都已被订满。

 

但是不是所有的被邀请的媒体都对双11感兴趣呢?未必。

 

第一财经日报北京产经中心主任马晓芳就公开在微博上表示,“要是我能说了算,双十一的话题,版面上一个都不做。最多做一个观察或者评论,然后再配几个数据。这纯粹就是电商搞的比较像新闻的广告而已,不管是网媒还是平媒都屁颠屁颠的、心知肚明的或者不明就里的跟着一起炒。”

 

确实,对于以关注企业宏观层面战略为主的财经类和科技类媒体来说,双11实在算不上大事儿。

 

在双11报道的现场,也有不少媒体同学们在聊“有啥好写的吗”,或者干脆调侃,“今天是来打酱油的,不打算写稿子。”

 

媒体不感兴趣,企业为什么还要邀请参加呢?很简单,借着双11的机会,和媒体的同学们保持下联系也不错。

 

信息通报

 

在11日凌晨00:15左右,媒体中心的现场即给出了第一个信息,双11促销前10分种交易额达到2.5亿。随后紧接着,15分钟骆驼旗舰店破千万,20分钟、23分钟GXG、杰克琼斯过千万,37分钟交易额破10亿……

 

每每拿到数据的第一时间,相关人员就向媒体公布,延迟不超过几分钟,并且选择了不同角度,整点、整交易额、店铺交易额等等。

 

从传播的角度,数字言简意赅,最好传播,并且也很容易做标题。在每公布一个数据后,现场诸多媒体们都赶在第一时间发布,甚至有的媒体直接通过电话向后方编辑通报消息。

 

凌晨1:00左右,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出现在媒体中心,解释了第一小时内支付排队现象,并就媒体的各种问题进行回答。

 

及时信息通报,再加上高管出面,在现场信息传播上,几乎覆盖了各个方面。

 

新闻稿

 

与现场信息通报同时进行的,是邮箱中不断收到的各种新闻稿。

 

00:20,几乎是现场通报10分钟2.5亿交易额的话音刚落,我的邮箱中就收到了第一封稿件,选取的点是“中国网友10分钟花去美国总统100年薪水”,700多字。

 

随后在00:24,00:42,1:02,1:05,2:01,2:08,2:18,2:35,陆续又收到了8篇稿件,将现场的进展,包装成各种角度各种点,再次发给媒体。

 

平均每15分钟一篇稿件,每篇的篇幅都在数百字。我猜测要么提前准备好各种角度的稿件,现场填数字;要么是有一个小团队,分工写稿。

 

某种程度上,这是帮助记者干活,帮他们把稿件写好,减轻工作量,这样图省事或偷懒的记者就会采用,这也更容易让自己的新闻传播出去。其实阿里系公关团队的大部分人,此前都曾在媒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