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日记是豆果美食团队在12月12号新上线的一款APP,从做菜谱分享扩展到美食的记录分享和推荐。在最近友盟组织的关于APP运营的线下沙龙中,豆果美食运营总监石捷分享了美食日记的一些背后故事。下面文字摘录自石捷在沙龙中的演讲。
为什么做这样一款产品
有三个数据:第一个是零,在美食日记之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软件是专门为大家来提供每天膳食记录的,包括饮食管理;第二个是90%,大部分的美食类软件,还是以传统查询的方式给大家提供服务,缺乏真实和有效性;第三个就是现在用户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化方式,来发现和交流美食信息,传统的模式其实已经跟不上用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推出美食日记的初衷。
其实我们从2008年做菜谱分享做到10年的时候,11年的时候,就有大量的用户就跟我们反馈说,菜谱分享的门槛太高了,他们也很想积极的参与进来,分享每天吃的什么。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或者没有么专业的实力,去打造那么完美的菜谱,但同样希望去分享自己的饮食,给自己留下一美味的回忆,所以他们就很希望有这么一个功能。
三大功能,记录、健康管理和智能推荐
美食日记主要提供三大功能,第一个就是能够帮助大家来记录自己膳食。每天吃饭之前,通过美食日记拍一张照片,创建专属的个人饮食轨迹。
第二个就是为大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饮食报告。豆果美食从2008年开始做菜谱,有国内最大的菜谱数据库、食材数据库、营养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区别于其他传统的拍照记录或者分享软件,能够根据你上传的菜的名称,料理方式等等,帮助你分析你膳食健康,建立自己的饮食计划。
在即将推出的下一个版本里,还支持把用户每天记录的美食日记,铺展成一本图书。你可以把你这一年吃过的东西,做成一本书,留给自己,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
第三个就是通过所有的记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进行智能化的美食推荐。每个人记录他的美食,我们会拥有全中国最广阔的美食信息库。再结合用户的饮食模型、位置和朋友关系,进行社会化和智能化的推荐。
6个月超3200万篇日记
这个产品其实我们做了很长时间,是去从去年这个时候(2011年底)开始做的,做了有一年,开发时间花了小半年,开发完以后,没有急于推出上市。通过我们的站内进行了半年的内测和公测。最早推出了网页版的功能,在网站内部挂了一个长期的测试,就是号召大家来去做这样的活动,后来有客户端,在2012年12月12号,才推出了正式1.0版本。
在整个内测和公测的时间段,用户的数据反馈是非常出乎我们意料的。在6个月时间里,用户贡献了3200万篇的美食日记,这个数据超过了用户通过网站五年分享的菜谱数据。从2008年至今,豆果美食上积累了超过十万篇的菜谱。
用户分享的这些数据,在国内主流一线城市,已经做到100%覆盖。当你打开美食日记,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能够看到这些人真实分享的靠谱的好吃的,能够对你的就餐达到一定的指导。
PS:动点科技微信公众账号,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搜索“technode”。我们会每天精选创业文章与大家分享,也欢迎通过微信平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