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在手机上,长视频和短视频哪个会更受欢迎。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短视频,因为手机上有很多限制,包括流量、电池续航时间,以及碎片化和移动化的使用环境等等。
来看个数据,乐视客户端去年10月份的视频播放量(video view)统计。其中电视剧比例最高,达到66%。也就是,用户在乐视的客户端中观看100个视频,其中有66个都是电视剧。其次是电影,比例为15%。乐视播放量排名前十的视频,几乎也都是电视剧。
也就是,很多人在手机上其实是看长视频的。有点出乎意料。不过仔细想想,坐地铁时有没有常常看到一些女孩子带着耳机看视频,从上车一直看到下车。
我相信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使用场景,在公司或家里的wifi环境下,提前下载好要看的视频,然后在上下班的地铁公交上看。在这种场景中,没有了流量的担忧,半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也让所谓的碎片化时间变成了整块的大段时间。唯一要考虑的是电池续航,可以通过移动电源解决,或者到公司或家里后直接充电。
这种离线下载观看的情况,也让长视频比短视频更有优势。短视频你是下载3个5个,还是8个10个够?
当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用乐视网的数据来说明长视频比短视频更受欢迎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因为乐视本身就是以长视频内容为主,长视频播放比例高于短视频也正常。另外,在乐视客户端点击长视频会进入播放/下载页面,而点击短视频则直接进入了播放页面,也就是,给看长视频用户更好的下载引导,解决了流量的后顾之忧。
不过乐视的数据,至少可以让我们看到和思考,目前手机上长视频的使用情况。
上面的数据来自乐视移动事业部总监李磊在最近友盟线下沙龙中的分享,下面是他分享的更多内容:
关于推广,做厂商内置,要考虑配合厂商差异性诉求
主要讲两方面,推广和运营。
推广现在变得越来越难。大概08年、09年安卓刚刚开始,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刚开始,厂商为了手机有卖点,他是主动找第三方,找一些好的应用,放到手机里。手机出厂以后,他希望给用户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有内容。那个时候装一款应用非常好装,原来我是在手机厂商工作,我甚至还找到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请他们帮我们做一些应用。如果你在那个时间点上去做应用,就会非常好和快。
经历了厂商主动找你之后,然后你要跟他去谈,去接触,去展示你的产品,这个阶段其实也是一个免费的阶段。
到现在,厂商越来越看中它这个入口了。觉得我一年几千万的出货,免费给你装,我这个入口白白的浪费掉了。现在厂商是需要跟大家去要一些商业模式,比如说你做游戏,他会跟分成,比如说你是一个大公司,如你要内置,他可能要去收费。
就是说厂商内置从主动内置到免费内置到付费内置,慢慢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商店也一样。最早的商店没有那么商业化,都打着扶持开发者,鼓励开发者的旗号,那个时候,你把好的产品展示给他,然后做一些商务关系,实际上推得比较顺利。
之后各个市场都开始卖广告费,广告费越来越贵,而且也卖得越来越好。好到什么程度,比如说去年底,一些年度框架就已经卖没了。如果你今年初有钱,你去买这个广告,可能没有位置了,因为大家都在买,资源有限,已经没了。所以说从商店这个角度讲,也越来越难做的,付费都难买到好的位置,免费的位置也就更少。
再看用户,用户最早不太懂,你装什么他用什么,现在慢慢懂了,开始自己去下载。你要考虑如何去投入你的资源,是不是利用一些品牌宣传,一些社会化营销的东西,来让用户用你的应用。
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越来越难但不是没有可能。实际上他们也在寻求差异化,比如说朵维,朵维是女性手机,针对女性这个特定的用户群,通过你的客户端,可以做的更差异化。比如说索尼,他希望你的东西跟它的电视能有互动,能加上一些无线互联的东西,如果你能满足,就有机会跟它合作。
跟电子市场的关系,我们也很头疼,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机会。你要发现细小的点,细小的需求,然后去满足。
关于运营,重视数据反馈
我是学自动化的,四年自动控制,给你传递的一个思路就是,你要有反馈的思想。实际上这个思路一定是所有运营的人都要具备的思路。
数据是最好的反馈的工具,它很清晰,是一个量化的东西,对于中小型开发者我觉得特别要重视数据的反馈。
我们大概从10年做移动视频,最早我们根本不知道用户拿手机看视频,看不看,到底看什么,看多久,这个商业模式到底成不成立。当时有人说看视频多费电,耗费流量,看看3、5分钟还行,谁去看一些长的视频。
实际上数据出来颠覆了我们的想法。我们有一个各个频道VV量的对比,实际上看得最多的是电视剧,占到60%多,其次是电影,然后是动漫,在其次才是娱乐和综艺。前面这些全是长视频,我们的客户端也是有短视频的,也有很热点和劲爆的娱乐报道,但是实际上它从来没有进过我们的前50,前10的基本上是电视剧,这次颠覆了我们的想法。
后来我们通过各种数据进行不断的验证,用户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最后慢慢的才有感觉,我们对用户才有把握。比如说这张图就是我们截取了10个热门的影片。第一名是《向着炮火前进》,第二名《甄环传》,第三名是《三十而立》等等这些,大多应该好像全是电视剧。这都是卫视正在播出,或者是跟播的,我们发现,互联网视频它的量很大,但主流媒体还是电视。电视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电视火什么,互联网才火什么,先在电视上看到什么,然后才在互联网上追剧,这是目前我们大致的结论。
做运营的可能要养成平时经常看数据的习惯,这个很值得创业者学习。另外,要考虑清楚,尽早确定,选了数据统计系统就不要轻易更换,更换是个非常头疼的事。
关于运营,细节和推送
运营特别是视频,其实还有很多细节,或者说品质方面的东西。
虽然乐视起步晚了,我们做的总用户量不是那么大,实际上我们已经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着手,比如说这张焦点图可以看的非常清楚的,同样是《白发魔女》,我们在这方面实际上是超越了我们的竞争对手的。
除了把握基本的品质外,无论是做产品还是运营,你要高于你的用户。不仅要注重品质,还要有品位。这个是我们的二次曝光的焦点图,我们的设计师把整个图片翻过来,无论从色彩过渡还是构图就更舒服。可能一张图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如果长期的日积月累你会发现,用户虽然没有明确的语言表达,但是他会有一个感知。
另外就是推送,它也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活跃度。推动实际上也是特别值得追求细节的,你这个短短几句话呈现给用户,实际上代表了你的专业度和品质。要非常的吸引人,调动人去打开你的这个消息,然后去起动你的客户端观看。
视频运营的困惑
对于视频运营,我一直也有个困惑。很多用户都在抱怨,打开你的客户端,发现好长时间总是这些东西,更新特别少,以正版长视频为主的客户端都有这个问题,你今天去了,明天去了,后天去了,可能还是一样。
为什么一样,实际上可能大家考虑的是视频播放量的(VV)指标,因为网站的流量大部分来自电视剧,电视剧大概要持续半个月到20天,有的可能更长,比如说它是周播的话可能更长。它就要永远放到那个位置,新来的用户来了看,怎么老这个东西,没有一点新东西,你这个网站是不是没有内容啊。
电视剧还有一个问题,也有很多人不太喜欢电视剧,年轻人喜欢电影的居多。但是电视剧有流量,电影的流量相对少。很多用户来了发现没有新的东西就容易走,容易走之后,可能你的用户就慢慢低下来了,我们现在也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办法。
实际上业内通常的一个做法,是在挖掘优质资源,除了一些新的电影上来以后,还把一些特别优质的东西,定期的推出来给大家看,这样弥补你在运营上的总是显得没有新内容进来。
另外,为了解决一成不变,我们对一个好剧,要深入的下功夫挖掘它,我们最初是用一张图,然后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第五张,通常用这种图来解决不同时期吸引不同的人,可能就是这张焦点图能吸引一些新的加入者进来。同时它也能够让经常来的人感觉到一些新鲜。
最后,关于盈利模式,2013年基本我们全行业都认为,明年是一个移动视频广告的元年,可能有千万级的广告的市场容量。移动视频广告,实际上它还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优势。就是它可以有互动,因为是触屏的东西,这种互动会吸引广大用户,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特别是IOS,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一些收入,IOS可能会获得整个广告份额大半江山。
PS:动点科技微信公众账号,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搜索“technode”。我们会每天精选创业文章与大家分享,也欢迎通过微信平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