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50820111047

肖文杰跟我说,离开校园10多年,他依然记得当年自己是多么渴望能拥有一个MP3,这是那个时代的潮流,不过对于那时的年轻人来说,拿出这笔钱也是非常难的。

“大学生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对新潮的东西和美好未来有很强期许的群体,但是这个阶段的人来说,强烈的欲望背后并没有多少收入来支撑。我能感受到他们想要什么,也相信他们有足够好的运气,可以消费未来!”这也是肖文杰创办分期乐很大的原因之一。

大学是很多人开始独立成长的阶段,逐渐体会到父母赚钱不易,也开始不会像以前那样随意向家里伸手,不过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物质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所以分期乐想要解决的是用户群体当下的需求和当前所处的状态不匹配的矛盾,以信用为支撑,提供有效渠道供这些年轻人来适度消费。

站在京东的肩膀上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腾讯八年的经历带给了肖文杰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对用户的重视,“真正的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来提供服务。至少到现在,我敢保证,市面上没有任何一家能在用户体验上超过我们。”从肖文杰带着浓重鼻音的口中说出,也显得分外可信。当然,真正好的用户体验是做出来的。

以分期乐分期购物的商业模式,用户体验大致可分为消费体验和金融服务的体验。

对于一个学生,数百元商品的交易决策可能相当于一个家庭买一辆车,商品的品质和消费方式至关重要。在商品层面,分期乐摈除了与传统店铺的合作,这一渠道复杂多样也无法保证品质。所以消费端的商品只与京东进行合作,从而在质量,价格以及物流上都可以做到业界领先。

而在金融服务上,分期乐也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形式,0首付,多期限,提前还款、免手续费等等。相比于传统的消费金融便宜近三分之二。

当然,涉及到金融和消费总是离不开“风险”。肖文杰告诉动点科技,分期乐的风险控制模式摸索了一年多。在线下,分期乐采取对每次交易都当面审核,包括对用户证件,父母联系方式的采集。而这一团队全职1000多(4月数据),兼职高校经理则上万。

而在线上则是对风险的全天候监控,监测用户在其网站上的行为,并且通过系统算法评估用户信用程度,二次人工审核作综合判断。

奠定底层建设,未来发展

两年的发展中,分期乐已经获得了四轮融资,去年年底完成1亿美元的B轮由国际顶级风投 DST 领投,贝塔斯曼、经纬、华兴资本和险峰华兴等机构跟投,估值也达到数十亿人民币。今年3月更是获得京东的战略投资。

这背后是分期乐的快速发展。创业初期,分期乐选择在广州10所高校进行业务流程的试点探索,研究物流,信用审核以及地推等细节,形成可复制化的标准流程,用肖文杰的话说“ABCD干1234的事情等于多大的效用”,虽然出身腾讯的团队并不擅长这块,但是3个月下来把线上信息审核——线下信息采集,交货验货,推广这条线摸清楚了。并且,除了前端物流采用京东,最后一公里由自己的团队完成,保证体验。当最终把这套路扩展到更多城市,分期乐呈现出快速增长,尤其在去年9月份,从5个城市复制到全国30城市后,交易量瞬间爆发,每个月都有5到6倍增长。

按我的理解,这些行为一方面是实现现有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发展基础的建造。肖文杰表示,分期乐定位于年轻人的消费公司,在纵向,会继续围绕当前的用户群体加强用户体验,销售商品的品类持续扩充,度假旅游,生活消费,化妆品服饰等等。

横向则是对用户群体的扩充,从大学生逐步迈向公务员,白领等等年轻人市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推进和消费市场的持续拉动,在宏观层面上,分期乐处于的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想把分期乐当做人生的最后一站”

当然,并不是真的人生最后一站,或许是肖文杰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也是他对分期乐成功的坚定。

在腾讯的最初几年是充满干劲的,肖文杰说那几年自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能在这个有亿级用户的平台上工作也让人兴奋,但是职业生涯的天花板,以及大公司温水煮青蛙的感觉是他不能忍受的。用他的话说,加薪不再是开心的事了,反而会对自己做一些决定增加成本。心中创业的魔越来越多,最终他选择了离开大公司自己创业。“不想贪图眼前的安逸,也让自己老了之后回想起来不会后悔。”

不过创业是艰难的,很多人无法理解马云不愿再次创业的心态,肖文杰却懂,安逸太久,再来经历一次创业对那些再大公司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来说是复杂的。

肖文杰说,自己创业最大的感受是,作为创始人需要对一个团队负责,并且随着规模变大,让自己也要快速成长,并且在做决策的时候压力也会更大。整个过程就是对自己的重新塑造,要有足够的韧性,渴望成功,百折不挠,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解决,足够强的决心,不然很容易会放弃。

庆幸的是,分期乐已经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接下来更关注的是稳定持续的发展。很多时候,是时代在造就一个人,如马云马化腾,而今天宏观背景下是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互联网金融也在快速发展,分期乐抓住了机会的窗口期,或许也能成功。

图片1

分期乐创始人兼CEO:肖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