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公社头图

深耕校园的创业项目总是屡见不鲜,比如,为大学生提供信用分期的趣分期分期乐,以及约么11点11分等诸多社交应用。

动点科技今天报道的这家初创公司蚂蚁公社,则定位为最有趣的校园任务成长社区,提供入门级的“培训”来连接学生与企业。

赚钱与成长,二者可以兼得

学生可以在蚂蚁公社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来选择领取并完成多样化的任务,通过审核便可以获得相对应的蚂蚁币(100M币=1元人民币)。蚂蚁公社的“帮派”版块挺有趣,其自带社交属性,目的是实现学生用户之间的交流。这有点像学校里的社团,而帮派做任务所得收入也可以成为“社团活动经费”。

传统企业进校园的营销活动,消耗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过于生硬,总的来说是“高投入低回报”。针对这些问题,蚂蚁公社提供了一个线上平台,让企业针对其营销需求来发布带有“成长技能”标签的任务,即可“坐享其成”。其本质是连接企业与校园的众包服务,将企业与大学沟通的需求(包括营销需求)包装成任务的形式,让企业的营销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成长结合在一起。在项目初期培养用户阶段,蚂蚁公社从简单的企业兴趣任务入手,逐步拓展到更“重”一些的成长类高阶任务。

“我们曾和一款创意类产品制造商合作,对方提供产品,让学生写出推广方案。”蚂蚁公社创始人韩晓龙告诉动点科技,最终,其中五人的方案获选,并分别获得了收入。

蚂蚁公社内图

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可接受到关于社会、职场的信息太少,能够得到实习的机会也不如一线城市。我把蚂蚁公社比喻成一个望远镜。用户可以通过它看到更远处的风景,而且,看到后还能走近触碰。所以,蚂蚁公社的“成长”其实就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跳板。

韩晓龙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创始人王烁毕业于郑州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北京,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有很多机会。“所以现在一起做蚂蚁公社,其实也可以说是情怀的产物。”韩晓龙告诉动点科技,蚂蚁公社是不为“名牌”大学服务的校园成长社区。

类似产品对比

定位于大学生兼职实习的产品有很多,主要还是以金钱为导向,要求学生供职的时间相对集中,而蚂蚁公社利用的是学生碎片化的时间,让学生“足不出校,赚钱成长”,其主要模式为对接B端与C端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蚂蚁学院,这种线上分享的形式进行学习,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插坐学院,思享空间,馒头商学院。

我个人认为,深挖兼职招聘和技能学习将是一条漫长且富有挑战的道路,专业技能的培训或许将是一大发展方向。但是韩晓龙表示,其并不想做成在线教育,相比而言,陪伴成长更重要。

大学生成长

团队组成与发展状态和规划

蚂蚁公社成立于2014年10月,现有成员20名左右。韩晓龙原为腾讯网前校园市场经理,王烁来自奥美。韩晓龙向动点科技透露,蚂蚁公社已于春节前完成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一家新成立的投资机构,现阶段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

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目前,蚂蚁公社有超过3万左右的用户,预计10月份达到10万。韩晓龙表示,做校园市场,用户增长可以很快,但是蚂蚁公社的模式需要同时把控B端和C端,节奏很重要。“六月初曾找了接近5000位内测用户,大概有30%的日活。到10月份用户量达到10万的时候整体项目节奏会进行调整,为更多用户到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