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佑

智能硬件已经成为创业圈最热的一个领域,而作为较早涉猎智能硬件产业的点名时间,2011年做众筹、2013年聚焦智能硬件、2014年的有些项目开始前后破百万……它的成长似乎也在侧面影射着国内众筹和智能硬件的发展轨迹。

然而,早前的一次裁员撤资传言曾一时把点名时间推到了业界的风口浪尖。再加上去年,点名时间曾把经营了3年众筹平台转型为智能新品预售平台,紧接着今年又重新转舵做起了众筹。这中间的转型和起伏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企业的正常改进?对于目前智能硬件的发展,点名时间又会如何聚集?它会怎么看在中国做众筹这件事?动点科技于近日专访了点名时间CEO张佑。

美国-台湾-大陆

张佑从小在台北长大,16岁赴美读书。1998年,他进入了华渊生活资讯网(新浪网前身)做设计师。在经历了网络的泡沫化之后,张佑从美国回到了台湾并进入奥美,很多关于品牌营销、客户想法的认知都开始从这里发芽。而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崛起,张佑在前同事的强烈建议下,于06年底来到了大陆。

图片分享社区“快拍公园”是张佑来到大陆的第一个项目,不过他坦言这个项目做得很痛苦。“因为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并不是很发达,用户的上传过程非常麻烦,加上当时用户的精神需求还是相对小众,优质的UGC比例也很少。这个项目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不同的环境需要不一样的玩法,”张佑告诉动点科技,在中国做就一定要注意强运营,而且创业的概念选择不能太超前。

点名时间众筹-转型

有意思的是,超前的想法又出现在他的创业道路中。张佑在2011年开始做起了众筹平台点名时间,这个项目来自于国外众筹网站对他的一些启发。刚开始的一年里,点名时间的所有项目属性都是打开的,甚至包括公益。为了降低风险,点名时间会根据创业者的项目进行程度来逐步放款。张佑坦言,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因为是很早期,大家也不是很了解国外有Kickstarter、Indeegogo这样的众筹模式网站,而且很多人觉得这是非法集资,即便是支持者,他们也需要看到一个非常实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向外界介绍点名时间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卖力。”

就在开始一年后,点名时间开始了第一次转型,之前的诸多品类缩减到了以科技和创意产品为主。2013年正是智能硬件领域开始发力的时候,而提前半年的准备让点名时间踩到了智能硬件的风口,当时很多科技媒体、项目团队和投资人开始向它围拢。点名时间曾一度在众筹领域独领风骚,直到京东和淘宝陆续涉足。

图解各家众筹

当和张佑谈到众筹的时候,他向动点科技画了一张硬件产业链的图来诠释从想法到量产各家的众筹模式。恰恰是这张图说明了点名时间做众筹的方式是否接地气,也间接地促使它为了更贴合中国市场而进行调整:
图解
在这张图中,Kickstarter、Indeegogo(包括小米)从原型开始做营销并进行验证,属于原型的本质上的众筹;而京东和淘宝则是从试产的后阶段开始预售,并非是进行早期的验证。不过这却反而适合中国市场的反应;苹果则是在做量产的首发,而且从张佑口中得知,京东淘宝最近也开始向首发的模式进行调整。

由此,点名时间开始了第三次的调整,也可以看作预售和本质众筹并存的状态。随之而来的,点名时间也遇到了一些风波,比如之前的“被撤资”事件。张佑的回应是子虚乌有,不过他进行澄清的时候,把这次的风波看作了一个成年礼。(下图)

截图来自张佑微博
截图来自张佑微博

创业者寻找用户痛点

当我问他,智能硬件的创业者应该如何寻找用户痛点以及点名时间在中间的作用时,张佑认为目前很多创业者都在挖掘自己的痛点而非用户的。

“好的方法和心态是可以帮助创业者挖掘用户痛点的,市场调研尤其重要。而我们能做的是告诉创业者大方向,并对接圈内的资源。”

作为一家智能硬件众筹平台,目前点名时间平台积累了1000家渠道商和500万注册用户,去年年初它获得了来自经纬中国和英特尔投资的数百万美元 A 轮投资,并且最近会主推VR、AR、机器和人工智能等类别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