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bao

企鹅历19年4月5日,也就是公元2016年2月5日,微信拜年红包全新上线,新增了在红包中添加照片的功能,让祝福也能看得见。动点科技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该文章分享到朋友圈以后,马上便吸引了小伙伴的广泛关注,本人顺手“安利”了十几个小伙伴使用该功能。

据微信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80.8亿次,是2015年的8倍,参与人数达到4.2亿,微信红包收发峰值达每秒40.9万个。至于“拜年红包”的数据如何,也许还未到发布数据的时候,我们尚不得而知。

有一种花叫“荼蘼”,它的开放昭示着春天将要过去,五颜六色的春天将被满目青绿的夏天代替,所以宋代诗人王琪的《春暮游小园》里有“开到荼蘼花事了”。想必曹雪芹也很喜欢这一句诗,所以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化用为““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回归正题,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基本上过完十五、十六,“年”就算过完了。所以,微信的“拜年红包”该何去何从?

fayewong3

也许你会说我“咸吃萝卜淡操心”,但是出于“用户体验”考虑,每次点击发红包,你都要选择“红包”或是“拜年红包”,未免有些“多此一举”。恰逢春节结束,拜年红包是“风风光光”地下线蛰伏,静待明年春节新装上阵(比如说图片之外,还能添加动态图或是视频·······)还是“赖着不走”?

如果是赖着不走,那么,要不要改个名字,比如说叫“趣味红包”?玩法可以多种多样,加入“真心话”、“大冒险”的功能,甚至可以随机出现负数,打开红包的人来反向塞钱。或者说叫“节日红包”,用不同的节日名称命名。当然,清明节除外,毕竟国人是唯一能将除“清明节”之外的所有海内外节日都过成“情人节”的情深意切之人。

最后忍不住要吐槽的是,拜年红包无法用于群聊中,多少是有些麻烦的,难道2017年会添加这个功能?可是细细比较下来,他和群聊里的“拼手气红包”就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好吧,本来就是一母同胞。算了,我也不是产品锦鲤,为了这事自损脑细胞实在得不偿失。如果你有好的建议,请移步微信进行“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