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010929919

红雷在上海做了一年多的优步司机,这让他有幸成为了互联网行业最蔚为壮观的补贴大战的亲历者之一。一天前他从乘客那里得知了两家出行市场寡头合并的消息,在短暂的惊讶过后,红雷必须开始考虑接下来他该怎么养活自己。

“如果没了补贴,我肯定就不干了。”红雷说——这也是很多优步司机的想法。他说就在不久前,优步刚刚略微上调了给司机的补贴力度,但至少在他做司机的这一年多时间里,补贴一直在下降,能像他坚持这么久的司机并不多。“好多朋友都不开了,如果只看车费的话我们赚不了多少钱,就是靠拿补贴。还有很多人的车是租来的,在上海什么荣威550、比亚迪这些车全是租的,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办。”红雷说。尽管他也认为优步不太可能永远补贴下去,但至少在两家公司合并之前,他不用像现在这样严肃的看待补贴消失可能性,并且开始思考未来。

虽然靠着优步的补贴赚了钱,但红雷依然认为依托烧钱建立起的繁荣是不健康的,“公司总要赚钱的嘛,但是如果说不补贴了,司机肯定都跑了,没司机了乘客就打不到车,又回去坐出租车了——钱白烧了。我都想的明白优步肯定也清楚。”红雷说,他觉得补贴终会停止,但绝对不是现在。在疯狂的补贴中,出现了相当数量像红雷这样的全职司机。尽管优步一直不肯承认司机的雇员身份,但这些全职司机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优步的员工,他们每天都在为冲单奖励废寝忘食。

红雷还没想好倘若补贴停止之后自己该做什么,他说自己有可能重新找一份工作,或者去神州专车开车,因为有固定的工资、奖金和统一的车辆,这让红雷觉得神州专车“看起来正规一些”,但他还是不确定是否能赚到足够的钱。

至少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里,越是拼命被辟谣的事件越有可能是真的。但当优步和滴滴的官方声明出现的时候,仍然会让司机们有点猝不及防。

“我一直觉得他们不会合并的,比较有可能的是差异化竞争,比如优步就做大城市、滴滴做小城市,或者一家做廉价的出行、一家做商务用车。没想到真的合并了。要么就达成某种默契,大家都不补贴了,就小范围竞争。”叶伟棠说,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也是一名兼职司机。他并不认为合并能为两家公司带来多少好处,“现在一合并是垄断了、取得市场定价权了。但是按照现在这个定价水平,就算合并了也还是赚不了钱,出行这个东西本身也没有什么溢价的空间,大家永远是哪个便宜做哪个,一旦价格提高,大家就回去做出租车了。如果说重新定位成商务用车,就是比出租车贵,拿市场上还有神州和易到,还是要靠补贴竞争。”

当然,比起两家公司的合并,叶伟棠更关心上周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就是“专车新政”。他觉得新政的出台让优步与滴滴宣扬的“共享经济”成为了一个笑话——“实际上共享经济就是快遮羞布,我觉得滴滴和优步早就是B2C了,新政不过是把它明确了。而且现在有了退出年限,从业资质,还要统一管理、签合同,实际上就是把专车变成出租车了,两者应用场景是一样的,也就是把我们这种兼职司机赶出去了。”叶伟棠说。在这份《暂行办法》的第十八条中,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具有合法从业资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

屏幕快照 2016-08-01 20.59.40

乘客和司机们都比较担心,自己是不是再也优雅不起来了

另外,新政也没有让上海的外牌车主安心。之前优步曾声称停止了外牌车在上海的注册,但一些乘客怀疑真实情况并不如优步说的那样,因为现在打到外牌车的概率并不算低。

“我现在就先给乘客说我是外牌车,上不了高架,他们不愿意的话我就取消。”国刚说——如果不这么提前知会一声,一些乘客会很愤怒,甚至让他当场取消订单。国刚曾希望专车新政更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无论是可以还是不行,但没能如愿。“我自己都不知道外牌车能不能跑,好多车子都是外牌,但是优步也没清退我们。”国刚说,“而且现在国家都认定专车合法了,上海还在到处罚款。”

国刚的两位朋友在上个月不幸被罚——据他透露,上海的交管部门在7月开始了又一轮的整治措施,这项整治并非针对外牌专车,“只要查到你是做专车的就罚款1到3万,还要吊销驾照3个月,优步和滴滴也要被罚10万。”国刚说,“有些地方交警在查酒驾,路政就跟在边上查专车,太不要脸了。”

尽管在新政中并未落实,但上海政府外牌车辆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即不允许外牌车辆从事专车营运。此前,上海市运管处副处长马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于涉嫌非法运营的专车和专车平台,还是只能由交通执法总队根据现行法规进行查处。今年一月,杭州交通运管部门也约谈了优步、滴滴两大专车服务平台。这次约谈明确了包括“梳理清退外地牌照车辆”在内的四点行政指导意见,倘若政策落地, 在杭州理论上不会有非浙 A 牌照的专车出现。

一些分析认为在竞争压力减轻之后,优步和滴滴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平台的运营上,比如优步正在大力推广的“优生活”。事实上两家平台给乘客提供的补贴一直在减少,在一些城市车费甚至出现了上涨,但对司机来说,车费带来的收入始终是杯水车薪,他们的收入极度依赖平台的补贴。尽管大多数司机对未来感到悲观,但他们还是认为优步的补贴不会在短时间内停下来。如果真如司机们设想的那样,那么摆在优步和滴滴面前的又是另一种困惑——为了稳住市场,两家公司依然要靠亏损来维系乘客和司机对平台脆弱的粘性;同时,在专车新政将大部分兼职司机拒之门外后,他们也没办法重拾共享经济的初衷,去续写资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