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362

一批普通的红酒杯,从设想到成型,中间需要付出多少看不见的汗水?拿着一张图纸,花钱找中介、搜资料、出差跑厂、请客吃饭喝酒,最后终于敲定了生产方,但接下来是遥遥无期的排队,等待工期,催单,扯皮……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在这个过程中被无限地放大了。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几乎所有传统行业的今天,这样的生产模式还没有被改变,真的是奇哉怪也。

“从设计图纸到交付生产,制造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是一片蓝海。”易联汇商生意帮“帮主”纪鸿聪介绍说,这一地带,所有系数都是非标准的,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生产需求,每单都会产生大量的专属信息,及其难以控制。

假如把产业链分成三段,上游:在采购原材料环节,诞生了找钢网、找煤网;下游:在成品销售环节,诞生了京东、天猫、淘宝、苏宁。但是,互联网创业团队们却纷纷避开了中游委外加工环节这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生意帮便是用来做这些的。

在生意帮的APP上,没有产品,没有价格,没有文字说明,只有人。生意帮的团队换了一种思路,做出了一款“生意社交平台”,把“人找产品找供应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人找人找产品服务”的互联网模式。在这一平台上,生意帮团队会首先做好初轮的品控,对每一家生产商的行业覆盖、厂家绝活、专业设备、产能空间、资信评估、工期匹配等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并根据订单实际情况,利用大数据快速匹配合适的供应商。

shengyibang

来自宁海的电镀企业负责人林海说,以前为了寻找上游材料供应商,他往往要花上几周时间去供应企业实地查看,而最近在“生意帮”上的一笔交易,从寻找货源到谈成交易,只用了10分钟时间。

“生意帮连接外贸公司、工厂和工业设计团队三头,形成了自己差异化的盈利模式。”纪鸿聪介绍说,对待不同的客户,他们提供不同的服务,并基于不同的算法收取费用。除了对接中小订单,收取千分之五的信息服务费之外,他们还与大厂商对接,提供全程服务,将生产的任务总包过来,再利用自己的大数据资源,分包给合适的中小生产方,收取10%左右的订单提成。

据了解,生意帮的团队保持在40多人左右,主要为技术开发和营销人员。他们通过邀请制,将工厂一家家请到线上来。目前,在生意帮上注册的供应商超过12000家,每日订单额度在200万以上,订单成交率为80%。

易联汇商生意帮在2015年3月完成了天使轮融资,金额为380万人民币。据纪鸿聪透露,下一笔融资情况已经基本敲定,并会在近期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