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bo

现在这个时间,回忆一下正好是我们此前无数次听到的移动直播市场“行业洗牌,只会剩下两三家”的节点。不过,看起来这个”洗牌“并没有像O2O、打车市场那样来的轰轰烈烈。是真正的大战还未爆发,还是结局早已埋下?

渐变的排名指标

用户数、活跃度一直是上半年各家平台上相互比拼的资本。不论是第三方数据还是自家的“官宣”,各种“第一”屡见不鲜。不过,这个情况最近似乎有些变化,“用户数量”似乎已经不再是各家看中的指标,另外一个排名最近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不久前花椒直播礼物榜单的公开数据指出,花椒1年就让网红主播净赚15亿元。公布的平台收礼榜单可以看到,前100名主播月收入均超过10万,而月收入过万的主播超过了1万人。按照花椒和主播2:8的分成比例,粗略估算花椒每年可以让网红主播们净赚超过15亿元。相应的,花椒一年能从礼物打赏中分到3.75亿。

zhibo-girl

当然,这个数据可能并不具备太多参考价值。因为直播行业“刷榜”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些礼物到底有多少是真金白银依然是个谜。不过,可以看到的,“主播收入”排行榜看起来成了新的比拼“指标”。

最近一份10月份主播收入排行榜,分析了几大平台的情况。在排名前50的主播中,映客、花椒、一直播的占比分别是52%、41.5%和6.5%。这个排位状况和此前按照用户数排名并无二致。排名第一的主播,10月份的打赏收入达到200万。

目前来看,“主播收入排行”可能并未被主流三方统计机构当作主要的指标来看,也可能只是平台为了吸引用户的的宣传手段之一。不过,可以想见的是,接下来的比拼指标将会越来越多元,竞争也会更更加全面。

什么才是真金白银

在烧钱这件事上,上半年各家平台一点也不手软。顶级资源之争中,一直播在在宋仲基见面会上的总体投入超过一亿元人民币,而映客抢下BIGBANG ,整体费用也超过 1 亿。另外,映客在地铁广告上的收笔也有上亿人民币。

烧钱状态什么时候结束?目前来看,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做到盈利为数不多——从此前昆仑万维出售映客3%的股权公告书中可以看到,2015年映客总收入为3048.36万元,净利润为167.28万元。

作为直播平台的第一梯队,虽然估值高达70个亿,全年净利润不到200万,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现状。坐稳第一梯队的映客,实际上已经在开始尝试“收割”了。此前曝光的一份映客直播商业化营销白皮书显示,映客推出了三个量级的商务合作产品包:600万起价的王牌曝光套餐、1000万起价的内容营销套餐和2000万起价的社交营销套餐。

在今年的双11,映客开始了另一次商业化尝试——成为天猫双十一独家战略合作直播平台:天猫直接支付了映客千万级别的现金,同时提供50亿元红包(包括优惠券),而映客平台则会围绕明星、平台KOL等资源策划50场以上的直播,同时平台产品更新了相关的礼物系统,鼓励主播和用户都参与到这场全民的狂欢中来。

inke

一直播也参与到这场狂欢之中,它的电商橱窗功能在双11之前上线,张大奕、雪梨在内的网红都做了双11前个人店庆直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电商橱窗功能上线一周,一直播网红做电商的直播就超过了142场,单一网红日成交额均数在百万以上。

可以看出,相比于打赏,广告、电商对直播平台来说才是真金白银的机会。

“至少在1-2年内B端的商业收入是追不上C端用户打赏的。”映客COO Jessie说的是现实。一直播负责人雷涛此前在接受动点科技采访时也说,直播真正的想象空间在于能够跟随所有的行业、所有类型的产品都去进行融合,现在追求短期的盈利是不合适的。

看起来,直播行业新一轮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政策是最后一根稻草

政策也在加速重塑这个行业的格局。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开始对直播行业进行管理,对于大部分直播平台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都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这意味着平台和新闻直播机构都需要有资质审核和管理,极大地拉升了新闻类直播的门槛。

而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表明,监管正在逐渐收紧:目前,直播平台上线运营需要拿到文化部颁发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必须持证上岗。

动点科技此前接触过的一家新进入者,问他们为什么选择一头钻到直播的红海里,对方答曰有可能能弄到“视听证”,听完后恍然大悟。这一系列的政策,将会成为中小平台难以逾越的“门槛“。而高居不下的带宽成本、运营成本和高昂的宣传推广费,伴随着资本寒冬,将会一举将这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边缘玩家推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