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sa

中国一首词当中曾提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种充满理想色彩的表述,进一步烘托出了词人的豪迈。而如今,这种“豪迈”进一步变成了现实——人类“上九天”的梦想都已经实现:大到天宫二号飞船,小到大疆无人机,它们都给人们带来了上帝的视角。相比之下,“下五洋”的无人机设备却寥寥无几,尤其在消费级领域。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一方面相关的技术基本都停留在科研和军工领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类水下电子产品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下五洋”的无人机设备在消费级市场没有一席之地。深之蓝CEO魏建仓表示,目前全球潜水爱好者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亿,消费级的水下影像蓝海已经达到了百亿美金市场规模。另外,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与3.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对未知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也尤为重要。

据介绍,深之蓝目前研究开发的水下机器人主要有三大类:缆控水下机器人(ROV)、无人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和水下滑翔机。后两类主要是围绕海洋资源探测和海洋环境监测,而ROV则针对不同的使用领域,分为“河豚”、“江豚”和“海豚”等“豚”系列,但这些都主要销往军工领域。

白鲨max
白鲨max

由于军方订单存在不稳定性和周期性,深之蓝需要进入消费级市场来扩展销量。魏建仓表示。在今年初,深之蓝推出了两款新的ROV产品白鲨,体型较大的白鲨Max面向企业级市场,较为轻巧的白鲨Mini则面向消费娱乐市场。

国内除了深之蓝外,目前生产消费级水下机器人的企业还有微孚智能、鳍源科技等。众所周知,水下机器人是一个水下高技术仪器设备的集成体,白鲨系列产品也是如此。它除了集成有水下机器人载体的推进、控制、动力电源、导航等仪器、设备外,还需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配备声、光、电等不同类型的探测仪器。

在硬件方面,白鲨MAX采用了全固态推进系统与九轴平衡运动系统,同时也攻克了电机在低转速下的闭环控制难题,因此可以实现ROV水下姿态的精确调整。魏建仓告诉动点科技,其实这就类似于采用了矢量发动机的战斗机,它具有出色的灵活性跟机动性。只是矢量发动机是通过调节机尾发动机的360喷向来调节机体的运动方向,白鲨Max则是依靠全固态推进系统与九轴平衡运动系统的多方调节来实现。

当然,水下机器人作为人类智能和各种感官、器官在水下的延伸,去完成人类肌体无法直接达到的各种水下环境的探索任务,就必须要搭载各种器械。据悉,白鲨Max支持200万像素视频录制,在舱底还设有多功能悬挂点,可以附载3D摄像头、声纳、机械手、光纤等设备。

白鲨mini
白鲨mini

目前ROV主要有两种操控方式,一种是通过线缆连接定点作业遥控;另一种是跟踪人身上的声呐信标并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追踪,潜水员只需佩戴传感器即可自动跟拍。显然后者会更加便利,但是在液态空间里,WIFI跟蓝牙都会被阻隔,所以很难实现数据的同步上传。不过魏建仓也补充说道,白鲨Max经过人机交互优化的工业设计,采用无线的遥控器连接也可以摆脱线缆的限制,用户可以在岸上进行对水下无人机的操控,白鲨Max续航2小时,其最大可以下潜到100米水深,基本可以满足内陆95%以上的河流水库区域。

针对抗压、防水和防腐设计上,白鲨Max采用的是全模具生产和专业配比的复合型材料。而属于个人消费级的高端水下娱乐装备白鲨Mini除了体积更小之外,功能和材质基本一样,只是不支持挂载其他附件,主要用于水下观察和摄影。目前售价为9999元,在其官网和淘宝都有售卖。

作为一个门槛较高的新领域,在难点方面魏建仓也透露到,消费级水下机器人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因此对整个产业链的供应要求比较高,需要诸多的协同合作。目前,深之蓝也跟中科院的研究所展开了合作。

在面向企业级的市场,当前深之蓝已经与水族馆、游艇、潜水俱乐部、水下救援队等渠道进行了对接,据悉面向C端的另一款产品也会在下月进行发布。同时提供军用和B端的产品也会继续升级,魏建仓希望未来深之蓝可以打造成一个水下机器人的生态企业。

融资方面,深之蓝现已获得500万天使融资和天津泰达风险投资、纪源资本的3000A轮融资。今年7月底,它又获得了2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图片来源于深之蓝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