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494523

硅谷之旅的首站当然是来应援TechCrunch本次在Port of San Francisco举行的Disrupt大会。徐小平在这次大会上说了一句话:“美国公司想做中国市场,就要像中国人那样做生意。”当然,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没错的,中国公司想做美国市场,也得按美国人的那一套来。

在这次硅谷之行中,我们见到了不少久居美国,英语说得跟母语一样溜的华人创业者。远离故土的他们像当地的极客们一样喝咖啡吃汉堡,在自己的车库里开实验室,依照美国人的习惯发邮件谈公事。他们中的很多人兼具中美两地的创业经验,对这两大经济体的不同特质深有感触。

今年6月,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完成首单配送任务,内部人士称下半年有望在高校中大规模推广。在大洋彼岸有一家诞生在车库里的华人公司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致力于在京东机器人目前还覆盖不到美国社区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送货。

这种名叫robby的机器人小车有着白身绿盖的外观,可用于运送食物、副食品和包裹等,承重大约80公斤左右,一次充电可以续航20-30公里。

Robby with Rui
李瑞与无人配送小车robby

创始人李瑞如大多数硅谷华人创业者一样,有着显赫的名校背景。在MIT读博期间,他还曾有过一段在国内某创业公司工作的经历。谈及中美之间创业环境的不同,李瑞的感觉是,美国的整体创业环境是以技术创新来驱动的,但中国近年来诞生的一些“独角兽”大多发迹于模式创新。

“而且国内很强调一个‘风口’的概念,经常是一个点子火起来之后很多人就一窝蜂扑上去做。”李睿说道,关于这个“风口”的概念,他的建议是,还是要理性地去看待,要跟着市场需求走。“robby这个项目成立之初在Y Combinator内孵化了一段时间,YC合伙人有一句名言让我印象深刻。” 李瑞说,“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谈到“创业公司不顾市场需求追赶风口”的问题,在去年一年里最能体现这种困扰的莫过于“共享单车”了。如果成吨成吨各色单车堆成的废铁堆都不能说明资源分配不均和入局者过盛的问题,可能也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概念可以引起国人反思了。在ofo和摩拜两家巨头已经完全占据市场优势的情况下,还是不断有新的小玩家入局,执意要在街头多添一种颜色的堵,不论是创业者还是背后投资人的想法都令人匪夷所思。

在国内,大大小小的玩家正在疯狂造车,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腾讯前员工、昆仲资本前管理合伙人Brad把这种共享经济的模式复制到了美国。但目前看来,美国的入局者非常有限,大街上极少见到共享单车。

“美国的社会和用户对很多事情更在意,我们决不能像 mobike 和 ofo 一样,先把车铺满,让用户用起来,然后再和政府去协商管理。”Brad说,“美国的政府和手握投票权的民众根本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limebike
limebike

除了社会态度决定公司打法以外,资本市场也对创业路径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很多共享单车品牌之所以能够存在,其实还是因为背后有资本力量支持。”Brad说,在创业模式类似,技术门槛不高的情况下,企业之争往往演变成了投资机构之争,谁的资金链最稳谁就能笑到最后。“但是美国这边投资机构普遍的习惯是,当市场上已经出现前两名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人再去投资第三、第四名,入局者的数量也就自然可以控制了。”

在美国整体竞争市场较为温和的情况下,Brad得以将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limebike不疾不徐地慢慢做起来。他需要处理国内同行从未考虑过的各类“奇葩”问题——在投车前如何获取社区内居民的同意票?如何保证单车的出现不会加剧“美国社会的不公”?如何保证单车的行驶和停放不会挑战盲人的路权?如何让没有智能机的少数人群同样可以解开车锁?

这样的社会环境加上爱发邮件说事儿以及不爱加班的习惯,让美国创业者给了张甜甜“效率不够高”的印象。“确实感觉国内的效率更高一点,看看国内的有些项目,会发现他们的idea其实都起源于美国,但中国后来者的规模反而比美国要大得多。”张甜甜是硅谷一家名叫Vue的智能硬件公司的创始人,他们生产一款智能眼镜,其外观与普通眼镜别无二致,更适合普通人日常佩戴,同时拥有接打电话、听音乐、监控健康情况、提醒日常事项等功能。

Vue智能眼镜
Vue智能眼镜

除了赞同“美国创业者不怎么挤风口”以及“美国资本不怎么愿意‘催熟’创业公司”两个观点外,张甜甜还提出了一点有趣的印象——在美国,舆论很影响一个公司的生死存亡。她提到了因为被Bloomberg曝光“产品伪科技”而从巅峰瞬间跌至谷底,最终竟然倒闭了的硅谷榨汁机公司Juicero。这家公司在倒闭前已经获得了约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3亿元)的投资,投资方阵列里不乏著名机构:Google风投、美国著名的灌汤品牌Campbell’s soup,甚至科比也是它的投资人之一。

“如果是在国内,一家融资近十亿的公司是不太可能就这么死掉的,”张甜甜说,这几年国内科技公司爆出的丑闻也不少,但大多经过公关运作,发声洗白甚至装死沉默后就顺利熬过一劫,公众关于丑闻的记忆很快淡去,整个事情好像从未发生,而在美国社会之中,类似的事情似乎不会那么容易被原谅。

除了这些有别于国内的情况外,对于这些在美创业的华人来说,他们还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文化壁垒。虽然他们大多有名校背景,多年留美生活经验,以及极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还是有一些微妙的东西难以跨越”。对于此,他们都提到了“组建一支跨境团队”的重要性。

在他们各自在创业园区或自家车库的办公室里,坐着各种肤色的同事和伙伴,好像硅谷的一个微型缩影。“一个公司,对本地用户市场的理解没有达到一个深度和高度,纵使获得短期的胜利,也难以在一个市场上成为真正的独角兽。”Brad说,影响用户感受的,也许就是很微妙的东西,而这需要他们,一群来自东方的CEO更长时间的理解和奋斗。

请持续关注【动点硅谷行】,后续将有更多文字和视频内容,带你看看那个你听过没见过的硅谷。

相关阅读:

《硅谷东望,一个野蛮生长的中国市场》
《“沉寂”的香港创业者:为何把目光投向大陆之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