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本次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主会场的外围,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创业团队承包了东亚一侧的展位。当这些熟悉的东亚面孔聚集在一起时,其实不用开口便可轻易地从他们的言行举止甚至表情神态看出他们来自于哪个地区。

连续两天泡在香港展区之后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这些创业者谈到中国大陆市场时似乎兴致都不太高。当然,在美国TC大会上的露面就已经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他们在市场规划上的取向,但对于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人来说,没有选择祖国大陆这个热气腾腾的市场而跑到旧金山来,一定是另有隐情。

Eats365是一个餐饮O2O互联网创业项目,他的创始人Wilson Lee向笔者大致描述了他们在做的事情——C端用户可以打开手机端app或微信公众号查看中意的餐厅,并在线上点菜、下单、排队,实时查看排队进程;B端客户,也就是餐厅老板可以在线接收用户信息,并实现从前台到厨房的无缝衔接。

这个项目听起来有些像美团+饿了么+美味不用等,大致可以看作是一个针对餐饮业的整体解决方案。据Wilson介绍,目前Eats365主要面向香港及周边地区,正在布局美国市场。暂时不考虑进入中国大陆的原因很简单,大陆的这片市场早已决出了胜负,留给新入局者的空间已经太小太小了。

Wilson也描述了他眼中的大陆竞争环境——极多极强的IT人才,令人咋舌的资本力量,以及一夕之间就会诞生的无数同类竞品。“像我们这种项目,抄袭门槛很低的。”Wilson说,“而中国大陆的IT水平现在在全球都是最强的,我们如果没有资本加持根本拼不过本地团队。”

Wilson的这种担忧只是这些香港创业者们共有的一小部分焦虑。

Film Players是香港的一家智能硬件公司,主要产品是一款智能膜。这款产品在电流控制下可以呈现不同的图案或文字,并可以控制表层的透明或模糊。创始人Toby So解释说,目前这款产品主要面向餐厅、商场、户外广告公司等小B端客户,用于装饰、遮光或广告等。

“大陆的市场太庞大了,我们根本做不来。”Toby说起国语来显得很吃力。Film Players目前只有六名员工,而大陆的目标客户成千上万,Toby认为以他们目前的能力无法保证供货。“但是美国的线下门店就少得多,而且餐饮、零售发达的州也就那么几个,我们可以控制这个市场。”

除了对市场规模的担忧外,Toby也对与大陆渠道商合作这件事持犹疑态度。“我们在大陆缺少渠道和人脉资源,也不太懂大陆人做生意的方式。”Toby说,因为这块短板,他们也需要付出大量的代价。“盈利空间本身就很有限,算来算去最后钱全被渠道赚走了,对我们来说做这个生意就不值得了。”

像Toby一样做智能硬件的香港创业公司还有mindfio,他们研制出了一款可穿戴设备,用于检测用户情绪和身体状态的波动,结合App可以观察完整的检测报告,并支持在线寻医,本质上来说是一款心理健康产品。联合创始人Terence Chan介绍说,他们的产品除了面向C端销售外,也出售给瑜伽馆、医疗机构等B端客户。

mindfio目前不打算进入大陆市场的原因比较特殊。他们的产品强调一个“正念”的概念,引导用户通过练习瑜伽或调节呼吸等手段平复负面情绪,但目前这个词在大陆人的心中隐隐约约有着很尴尬的印象。

“很多年之前大陆有人用这个概念干过很多不好的事情,让不少人对这个词有不良印象。”mindfio说,因此他们暂时对进入大陆市场持谨慎态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期有时政评论称,过去十数年间,内地科创发展如火如荼,香港却相对沉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香港过去作为讲究务实和效益的重商社会,对于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科创不够关注,另一方面则是香港内部的政治争拗所致。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特区政府2012年就曾提议成立创新及科技局,但由于立法会“拉布”等原因,这一部门直到2015年底才告正式成立。目前,香港的科研开支约占GDP的0.73%,而深圳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4.05%。

香港,作为21世纪初的世界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似乎正在急匆匆地追赶下一波时代地快车。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近日表示,特区政府未来将多方推动香港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不少媒体报道中写道,香港想要成为“东方硅谷”。

香港的优势显而易见。拥有优良的教育系统、充足的资金、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微电子、材料/能源、商业等各行业聚集了大量的顶级学界专家;而且,在由高壁垒科技和IP支撑的智能时代,模式创新的比例下降,技术创新的胜算增加,香港赶上了天时地利——但由于供应链、市场需求、风投资本等方面的硬伤,香港创业团队普遍面临技术转化、商业模式落地的问题。

在供应链问题上,深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硬件生产基地,与香港隔河相望。在资本倾向上,内地的VC迫于创业项目估值越来越高的压力,也正在向香港等地区倾斜。红杉资本沈南鹏去年“接触了500多个香港创业项目”,一对一地从中筛选出100多个,投资了14家公司,注入了数千万港币。在市场需求上,更不用说大陆十四亿人的巨型需求。

但目前看来,也许需要担忧的不仅仅是这些英语好过国语的香港创业者的语言问题,让香港创业者更快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

相关阅读:

《硅谷东望,一个野蛮生长的中国市场》
《有华人正在硅谷,像美国人那样去创业》

请持续关注【动点硅谷行】,后续我们也将隆重推出新一季的《硅谷心跳》,这些精彩的内容会带你看看那个你听过没见过的硅谷。

(动点科技记者柳鹏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