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行将结束,美国依旧没有放松对华为的制裁,然而华为也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昨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公布了鸿蒙生态的最新进展。截止目前,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数已超2.2亿,HarmonyOS Connect 2021年新增生态设备发货量超1亿。与此同时,华为带来了智慧生活全场景的新产品,也预示了接下来的技术和产品走向。

更便宜好用的新形态折叠屏手机

华为P系列手机一直是科技美学与智慧影像的精妙结合,华为 P50 Pocket不仅继承了华为P系列的美学和影像基因,更在折叠形态、影像技术、使用体验上带来了多方位升级。

华为 P50 Pocket具有全新的折叠形式,不仅握持起来轻盈舒适,而且折叠时近乎无缝。首创的XD Fusion Pro超光谱影像技术让华为 P50 Pocket拍摄更有层次,实现了华为影像的再升级。

不仅如此,华为 P50 Pocket通过外屏即可体验创新交互,无需翻盖就能完成通知、日程、音乐、天气、支付等主要功能的操作。比如一步调出银行卡、交通卡、车钥匙、门禁卡,以及更多便捷丰富的HarmonyOS万能卡片。用户可以更直接地获取想要的信息,更快获得服务支持。

除了各种功能,外屏也能够作为用户自我展示的小空间。不仅有动物乐园等精美主题供用户选择,还可以在外屏DIY融入自己创意的壁纸,让华为 P50 Pocket成为用户的个性化符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折叠屏手机此次基础款定价在8988元,比起其之前的折叠屏产品算是大幅降价了,一方面是供应链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华为对于折叠屏手机的重新思考,终端交互效率和便携对于机身的要求越来越高,竖向折叠屏的推出,也已经得到了三星的验证,成本得以大幅下降,方便加快折叠屏手机的市场普及。

搭载HarmonyOS智能座舱的新车问世

此次发布会上,赛力斯联合华为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车品牌——AITO正式推出追求极致的智能豪华SUV——AITO问界M5。华为赋能的AITO问界M5搭载华为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和HarmonyOS智能座舱,将智能化操作带入汽车,也为消费者带来消费、生活、出行、工作等全场景的智慧出行体验。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这一次全面进化。根据实验室数据显示,AITO问界M5能够在满油满电情况下实现CLTC工况超长续航1242公里,几乎等同于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解决补能焦虑问题。前异步交流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的智能四驱组合让百公里加速可达4.4秒,拥有媲美超跑的非凡性能。全铝合金底盘和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让车身即使在极限操控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AITO问界M5首次搭载全新的HarmonyOS智能座舱,通过全新卡片式Smart Dock快捷栏,用户只需一次点击就可以快速直达导航、音乐和车况等常用服务,同时还能调节卡片大小、顺序,打造个性化桌面。除此之外,自然顺畅、快速准确的智慧语音交互和可感知场景、主动推荐服务的小艺建议卡片,也让用户在驾驶出行时更轻松自如。

此外,HarmonyOS智能座舱让汽车从孤立的交通工具转向与人、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手表等设备组合的超级终端,导航、音乐、畅连通话都可以无缝流转,真正实现了人、车、家智慧互联。不过本次发布会上,对于自动驾驶的系统构想,华为没有太多提及。

智能手表愈加细分

疫情之下,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不久前,Apple Watch国行版正式上线心电图ECG功能,而华为则更进一步,在本次发布会推出了华为 WATCH D——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目前该产品已通过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

华为 WATCH D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轻约40.9g(为不包含表带的重量),携带方便,其巧妙地叠加了微型气泵、气囊等结构,将血压测量技术融入手表,实现误差在±3mmHg以内的单次精准血压测量,让随时随地的血压测量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华为 WATCH D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还内置了ECG高性能传感器模组,支持心电信号采集,能够即时生成心电图报告。

近年来,华为在手表上的动作不像在旗舰机上那样追逐功能丰富全面,因为手表本身空间有限,Apple Watch的续航也一直深受诟病,而华为的智能手表则分别推出了较为时尚的Watch 3系列(包含体温检测功能),GT3的血氧检测,现在又推出了具有血压测量功能的机型。相信随着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不断深耕智能穿戴产品健康功能的研究,未来对于用户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和管理,华为会越来越有发言权。

总结

发布会期间,华为还带来了支持超级终端和一系列创新功能的MateBook X Pro和首款搭载HarmonyOS的智能眼镜产品。截止到今天,华为的全场景智能设备已经通过HarmonyOS有效打通,并不断带来丰富的全场景互联体验。华为曾经的万物互联蓝图,已经在智慧办公、智慧生活、智慧出行等领域得到了验证,正如余承东所言,“面对一轮一轮的供应限制,华为创新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我们将继续赋能产业,加速智能化转型”,也只有如此,华为才能求得生存,并完成自我的再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