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啫喱”,美妆博主脑中浮现的是定型胶水,美食爱好者则会联想到吉利丁片。而近期一款同名的社交App则取其“这里”的谐音,试图构建一个不必设置分组、没有三天可见的,心情、状态、位置完全透明的熟人社交圈。
啫喱App上线于2022年1月19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登顶App Store免费榜下载量第一,并在一定范围内复制了Clubhouse疯传邀请码的盛况。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关于产品闪退、卡顿、穿搭抄袭、泄露个人隐私的争议也在网络中流传。
2月11日以来,啫喱App官方微博连续发布2份声明、一份产品经理小作文、一份报案回执来回应用户隐私泄露的传闻:称并未获取未经用户授权的信息,此为竞争对手的诽谤,已收集证据并报警。平台流量变大,遭受了更严格的审视。2月13日晚间,啫喱官博发布致用户的公开信称,为实现更流畅的使用感,啫喱App将在大规模系统更新期间下架并暂停新用户的接入。
功能有限,平台大同小异
据了解,啫喱App的运营主体是一点资讯旗下的北京一点网聚科技有限公司。该App定位于“和密友的线上公寓”,目前的邀请好友上限为50人。
完成注册后,用户可以填写自己的信息档案,接着通过捏脸、换装设置自己的虚拟形象(选择现有模板或自定义),在创建完自己的社交简历后将生成相应的海报、链接或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分享至微信等其他社交平台。在App开机视频中,平台方将这种引流称为“带上懂我的朋友来到啫喱一起生活”。
调研显示,啫喱的流量与用户主要来源于微信(主要是朋友圈)、即刻(元宇宙观察站、App安利社等圈子)以及小红书、抖音、微博的用户分享。
完成上述流程后,用户和被邀请的好友将会以虚拟形象出现在首页的大厅中,用户可以选择设置当前的状态、编辑当前的心情,所有好友的状态、心情也将以直观的3D建模图像呈现在大厅中。用户可以点击好友的虚拟形象开启对话,开启后台运行后将显示自己的所在位置、手机电量、发布的状态和持续的时间等,邀请好友开实时地图共享权限后即可查看对方所在的位置信息;此外,啫喱中的Plog鼓励分享实时动态,用户可以发布当天拍摄的照片,功能类似微信朋友圈。
高饱和度的配色、玩偶化的形象设计以及用盲盒的外观呈现的好友列表,都是平台用以迎合Z世代所释放的信号。
通过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啫喱似乎是有选择性地整合了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几款新生代元宇宙社交App的主要功能,即虚拟形象+地图社交:在捏脸、妆发、换装方面更加精细,用户在打造自身虚拟形象的过程中选择丰富且不必为之付费;在此基础上,啫喱又吸纳了实时定位应用的功能。除此之外,暂未看出特别新颖的玩法。
Coresight分析师Echo Gong认为,啫喱App的社交属性有待提升:首先,用户需要主动添加认识的朋友,而啫喱App上的用户昵称并非单个用户独有,这使得用户很难通过昵称找到对应的朋友;其次,很难从现有的社交圈中直观了解到有哪些人在用这款app,不知道可以去加谁。再次,啫喱的使用感受很像是3D卡通图像版本的微信聊天,但类似于朋友圈的“想法”功能所能发布的信息量比较受限。
大厂入局,资本持续升温
元宇宙的演化和成熟始终依赖着算力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提升,这需要技术厂商花费很长的时间周期。当然在此之前,产业链中的应用/内容层的产品开发也在不断进行中。就国内而言,去年底开始已集中出现一批元宇宙概念产品。与元宇宙兴起初期被热炒的游戏不同,近期的一些产品基本都主打社交场景。
2021年11月,国内“红人新经济”第一股天下秀推出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3D虚拟社交产品——虹宇宙,天下秀董事长李檬的一封公开信为公司股价带来两次涨停。而早在虹宇宙内测时,就以饥饿营销带动了虚拟房产的抢购热潮:半海景别墅、玻璃花房等顶级房产被炒出几十万元。但随着监管的一纸警示决定、二手网站屏蔽“元宇宙”、“虹宇宙”关键词,一些社群中的房产转让价格已大幅缩水。
2021年12月27日,百度发布了首款元宇宙产品——希壤。当天,百度还在希壤内召开了可容纳10万观众同屏互动的2021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不过,据诸多测试用户反映,百度希壤的体验感较差,被吐槽像半成品——场景粗糙单一、人物穿模、互动性弱。上线两个多月以来,希壤在App Store社交榜中排名153,评分2.3分。
随后,字节系也开始测试一款名为“派对岛”的元宇宙社交App,目前该产品仍在小范围内测,必须输入邀请码才可以进入。此前,字节跳动已经在东南亚地区上线了一款名为“Pixsoul”产品,主打AI捏脸功能。
而在全球范围内,元宇宙社交赛道的热度也逐渐上升。
据动点科技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8月至今,全球共发生元宇宙社交赛道融资事件10起,累计融资额近21700万美元。
注:融资额等综合自公开信息,动点科技不做任何背书
NFT经济体系、无代码工具、专注大型活动、社交钱包、全域社交营销、Web3.0、玩赚机制……这些应用和平台各具特色。其中,有两个项目的融资金额最高达到3000万美元以上且融资轮次达到B轮以上,它们各有金刚钻傍身:Rec Room有着坚实的VR技术作为支撑,Airmeet则指向更刚需的大型会议场景。过去两年,二者分别在用户与收入规模上有十分可观的增量。
就目前而言,国内已面世的这一批概念元宇宙社交产品看似满足了元宇宙“永远在线、数字空间、虚拟人物、入口”的四大指标,但很难说真正触及了元宇宙“BIGANT”六大核心技术,更不可能具备经济系统和文明等高级特征。
小结
回到啫喱App,这款应用突然走红的背后其实暗含了用户对新型社交的期待:在微信控场下,除了昙花一现的子弹短信,国内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社交产品。
而这一类App自身所谓个性化的体验大多依赖用户自身牺牲部分隐私开放更多权限,啫喱的官方回应中明确了不存在未经授权获取用户信息的情况,但是否将已获授权的用户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却难以界定。另外,在未经品牌及个人授权的情况下,虚拟形象的穿搭与现实中的品牌设计师乃至独立作品撞款的现象也将为这一类App带来侵权诉讼的风险。
“邓巴数”表明人类最多能与150人维持稳定联系,但这150人中只有5个交心的密友和10个经常联系的朋友,他们占据了我们60%的社交时间。而那些从微博、即刻、小红书等基于内容分享的弱关系社交平台中“招呼”来的用户们,要如何在一个主打强关系的社交平台中对实际关系并不密切的“好友”投射关注?如果最终能稳定留存下来的只有微信通讯录中的好友,那么平台又该提供哪些区别于微信本身的交互?这可能是啫喱们在提升流畅度之余最该思考的问题。
“熟人社交在泛社交层面很难超越腾讯系,真正要打开垂直赛道就必须有功能性的体验,或者说类似求职、办公这样的功利化需求来实现用户黏性,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表示,若仅仅靠概念却没有特别新颖的社交体验(插件级的玩法不算),并不足以获得市场份额,新鲜感一过就是凛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