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软银等多只管理资金1亿美元以上的大基金披露了今年二季度持仓情况。

数据显示,虽部分机构持有标的数量有所上升,但整体持仓规模环比今年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经历二季度的科技股暴跌潮,科技股依然是很多大基金的心头好。同时,在愈演愈烈的中概股预摘牌背景下,高瓴、景林、桥水等依然以建仓、增持、重仓表达了对中概股的持续看好。

大基金持仓普遍下滑

2022年上半年,多家大基金业绩惨淡,纷纷选择减少持股头寸以降低风险。

由于旗下愿景基金规模大幅缩水,软银正在不断割肉求生。二季度,软银的持仓总市值为78.33亿美元,虽然新建仓了14只个股、仅清仓2只个股,但总持仓规模较上个季度环比下降了约20%。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软银集团8月8日,软银集团累计亏损5.3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18亿元)。为此,除了出售其持有的大笔阿里巴巴股份以外,软银的创始人孙正义可能还在考虑将其私有化。

2021年,全球知名对冲基金巨头老虎环球录得近五年来首次亏损,今年以来更延续了这一颓势,上半年合计亏损较去年年底增加至50%。数据显示,老虎环球对冲基金今年二季度持有73只个股,较今年一季度减少了15家;持仓规模为118.46亿美元,环比上季度缩水约55%。比2021年底的460亿美元缩水三分之二。

与软银相比,“股神”巴菲特的失血量有过之而无不及。财报显示,仅在今年二季度,其掌舵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净亏损就高达437.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在SEC公布的13F文件中,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持仓规模为3000.13亿美元,环比一季度下滑了17.47%。

而另一金融巨鳄索罗斯的基金管理公司二季度整体持仓市值为56.15亿美元,与今年一季度相比下滑了9.59亿美元。在持仓组合方面,该基金二季度新增49只个股,增持43只个股;清仓了51只个股,减持了18只个股。其中,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35.81%。

在持仓总标的数量与上季度持平的情况下,高瓴旗下专注二级投资的HHLR Advisors持仓规模也在继续缩减。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HHLR 美股持仓总市值为47亿美元,已连续5个季度递减。

科技股、能源股受青睐

在俄乌冲突、疫情反复、通胀飙升、多国央行大幅加息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天然厌恶风险的资本启动了抛售科技股的开关,曾因高成长性、高估值而备受追捧的科技股在今年上半年普遍表现疲软,呈退潮之势。

截至今年5月初,苹果跌落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11家美股科技公司总市值蒸发超1000亿美元。其中,特斯拉、英伟达蒸发额度达3000美元以上,微软、谷歌、Meta市值蒸发均已超过4000亿美元,亚马逊年内总市值缩水更超过6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419亿元),几乎约等于2个贵州茅台。

在此背景下,高盛二季度减持了苹果、谷歌、Meta、奈飞;对冲基金大鳄德鲁肯米勒的迪尤肯家族办公室(Duquesne Family Office)二季度清仓了亚马逊价值1.99亿美元的股份,并减持了微软。

二季度,老虎环球基金卖出的前五名个股是美国二手车交易平台Carvana、软件开发商Snowflake、美“饿了吗”DoorDash、电商SaaS公司Shopify和新加坡互联网集团Sea。其中,Carvana减持比例高达98.7%。另外,老虎环球还清仓了Robinhood、ZOOM以及美国电子科技公司DocuSign。

但同时,科技股也是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们抄底的对象。自6月中旬跌下11000点后,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自7月以来反弹了18.8%。

二季度跌幅达35%的亚马逊成为机构抄底的最佳选择。松资本、桥水基金、索罗斯基金都在二季度增持了亚马逊,其中索罗斯对亚马逊持仓数量环比增长41%。

软银二季度前十大中参股包括电信运营商T-Mobile、消费金融公司SoFi、保险科技公司Lemonade,以及英伟达。其中,英伟达维持了一季度的持仓规模。

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雪佛龙、美国运通构成巴菲特投资组合中前五大重仓股,其中苹果是巴菲特二季度头号重仓股,持仓占比超40%。

自6月16日跌至128.81美元低点后,苹果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截至8月18日收盘,已涨回174.15美元,接近收回年内全部跌幅。原因是其最新一季财报超出预期:二季度,苹果净营收83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828亿美元;毛利率为43.26%,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2.61%。此外,iPhone业务实现大环境低迷中的逆势增长,当季营收406.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88.5亿美元。

此外,巴菲特还表达了对微软收购案的看好,二季度增持了410万股动视暴雪。对于雪佛龙和西方石油的增持则是将能源股投资作为俄乌局势中的一种风险防御策略。

中概股仍被看好

截至7月底,已有159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中,其中153家已被转入确定摘牌名单。除多只中概股加速通过双重主要上市回归港股市场外,日前已有中国石油等5家公司主动申请从纽交所退市。

面对震荡盘整的中概股,一些大基金的信心开始动摇。

擅长长期投资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大规模减持了京东、网易、腾讯音乐、百度、贝壳、哔哩哔哩等中概股,其中京东的持仓由原本的约6.8万股降至只有1股,贝壳被砍仓90%,网易和哔哩哔哩也遭砍仓超60%。但同时,蔚来汽车是BG二季度加仓幅度最大的一只个股。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清仓了阿里巴巴、京东、哔哩哔哩、网易和滴滴等5只中概股,总价值超10亿美元。其中,滴滴已于今年6月退市,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美股上半年均有10%以下跌幅,哔哩哔哩上半年跌幅最大,为43.6%。

但长期看多中国市场的桥水还增持了百度和再鼎医药,且腾讯音乐、声网(Agora)、百济神州、新东方、拼多多等多只中概股虽被减持也依然留在了桥水的投资组合中。

上文中提及的老虎环球对冲基金也减持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拼多多等中概股,但京东是其二季度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占比16.44%。

同时,仍有不少基金坚定看好中概股。

来自中国的千亿级私募基金景林资产二季度大幅加仓了阿里巴巴,增持比例为305%,阿里、满帮、拼多多构成其前三大买入股。另外,贝壳、京东、网易则位列其前三大重仓股,持仓占比高达34.61%。

高瓴资本在减持爱奇艺、理想汽车基础上,大幅增持了阿里巴巴、大全新能源、贝壳、拼多多等中概股。二季度,高瓴前十大持仓中有7只是中概股,整体持仓中,中概股合计市值占比达到64%。

对冲之王SAC资本创始人Steven Cohen旗下的Point 72 Hong Kong二季度大举抄底中概股,新建仓阿里巴巴、唯品会、欢聚时代,增持百胜中国、中通快递,以上5只中概股位列Point 72 Hong Kong前10大重仓股,其中,对百胜中国进行了近20倍加仓。

综上,出于对未来全球经济放缓的悲观预期,整个二季度,大部分资管机构出手相对谨慎,选择配置金融股、能源股避险求稳。中概股中,电商依然是被寄予信心的品类。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成为被基金经理们保留的少数派。预计在双重主要上市成为中概股自救的主流方式后,更多看好中概股的大基金还会将持有的中概股ADR转为持有其在香港上市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