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搜索引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挑战。Perplexity 作为一家专注于对话式信息搜索的 AI 初创公司,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然而,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Perplexity 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其中与 Google 的反垄断案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Perplexity 成立于 2022 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公司由前 OpenAI 和 Meta 的研究人员共同创立,团队成员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创始人包括阿拉温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丹尼斯·雅拉特(Denis Yarats)、约翰尼·何(Johnny Ho)以及安迪·康温斯基(Andy Konwinski)。这些核心成员不仅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还对搜索引擎的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不满 ,这为 Perplexity 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斯里尼瓦斯此前是 OpenAI 的研究科学家,他发现使用 Google 搜索常常难以获得理想结果,且过程繁琐,便萌生了打造一款能直接生成答案的搜索引擎的想法。这一想法与雅拉特不谋而合,二人因相似的研究兴趣与观点结缘,他们都认为未来的搜索应更高效。然而,他们的理念起初并未得到投资人的支持。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先将理念落地为一个 to B 的产品,即从自然语言到 SQL – 2 的转换工具,设计的初代答案引擎也仅在内部使用,用于搜索员工保险等琐碎事务。

2022 年 12 月 7 日,Perplexity 推出了其旗舰搜索引擎。当时,大语言模型的基础已被 OpenAI、Anthropic 等头部公司攻克得差不多,Perplexity 团队抓住时机,在 GPT3.5 发布一周后,就正式上线了 Perplexity AI。其核心技术是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通过该技术,Perplexity AI 能够实时搜索互联网,提供准确的最新信息,并附有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同时还优化了 LLM 幻觉问题。

自推出后,Perplexity 发展迅猛。到 2024 年 1 月,其月活跃用户增长至 1000 万,访问量达到 4500 万次,总搜索量超 5 亿次。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其身价也一路攀升。2024 年 5 月底有报道称,BVP 正在牵头对 Perplexity 进行 2.5 亿美元的投资,当时其最新估值达 30 亿美元。同年 12 月,有说法其估值达到了 90 亿美元。

在 Google 反垄断案中,Perplexity 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月,在针对 Google 搜索垄断问题的庭审中,Perplexity 首席商务官德米特里·谢韦连科(Dmitry Shevelenko)出庭作证。他描述了用户在 Android 系统中将 Perplexity 设置为默认人工智能助手的复杂过程,还列举了一些手机制造商因担心违反与 Google 的协议、失去收入分成,而未能与 Perplexity 达成将其作为预装搜索引擎或默认助手的协议。这充分体现了 Google 在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对新兴公司发展的阻碍。

此外,谢韦连科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商业构想:收购 Chrome 浏览器。如果主审法官认同美国司法部的观点,Google 可能会被迫剥离 Chrome 浏览器,包括许多网络浏览器所依赖的免费开源 Chromium 浏览器。谢韦连科表示 Perplexity 乐于接手该项目,认为公司有能力在不降低质量或收费的情况下运营这样规模的浏览器。

这并非 Perplexity 首次提出接手美国政府正在审查的重大技术平台,此前该公司还曾表示有意收购 TikTok。不过,谢韦连科在作证前曾在领英上分享帖子,认为 Google 不应被“拆分”,公司似乎更关注结束 Google 的搜索分销协议,他还警告像 OpenAI 这样的公司收购 Chrome 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表明 Perplexity 希望以理性的方式推动行业的公平竞争与发展。

从最初艰难起步,到借助技术优势迅速崛起,再到在 Google 反垄断案中发声并提出大胆构想,Perplexity 的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与机遇。未来,它将如何继续在竞争激烈的搜索引擎市场中发展,以及在推动行业反垄断进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持续关注。